首页成语词典蚍蜉戴盆蚍蜉戴盆的故事

蚍蜉戴盆的成语故事


拼音pí fú dài pén

基本解释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汉 焦赣《易林 复之萃》:“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暂未找到成语蚍蜉戴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蚍蜉戴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共戴天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张冠李戴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披星戴月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感恩戴德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戴高帽子《北史 儒林传下 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蚍蜉撼树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戴头识脸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披毛戴角宋 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
披罗戴翠许地山《危巢坠简·东野先生》:“黑油油的头发,映着一副不施脂粉的黄瘦脸庞,若教他披罗戴翠,人家便要赞他清俊。”
盆倾瓮倒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众人盆倾瓮倒向口中乱灌,都有了半酣光景,定要珍珠串唱曲子。”
覆盆之冤《抱朴子·辨问》:“周孔自偶不信仙道。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岂可以圣人所不为,便云天下无仙,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我负子戴汉·扬雄《琴清英》:“天下有道,我黼子佩;天下无道,我负子戴。”
好戴高帽《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戴高帽儿《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道: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倾盆大雨宋 苏轼《雨意》诗:“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戴月披星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
蚍蜉撼大木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蚍蜉撼大木,多见不知量也。”
夫负妻戴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
蚍蜉撼大树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撼树蚍蜉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戴天蹐地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戴发含牙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雷海清呵!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
戴玄履黄《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戴盆望天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戴罪立功《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披红戴花二月河《雍正皇帝》第25回:“刹时间,鼓乐大作,乐声中,两个礼部来的笔帖式披红戴花,抬出了幡龙金榜。”
披枷戴锁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正行时,忽见有十数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
盆朝天,碗朝地老舍《方珍珠》第四幕:“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