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漏瓮沃焦釜漏瓮沃焦釜的故事

漏瓮沃焦釜的成语故事


拼音lòu wèng wò jiāo fǔ

基本解释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


暂未找到成语漏瓮沃焦釜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漏瓮沃焦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焦头烂额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瓮中之鳖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鬼烂神焦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漏洞百出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饭囊酒瓮宋·王禹偁《詶安祕丞謌诗集》:“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破釜沉舟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神焦鬼烂清 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皆伐山通道,穷搜窟宅,神焦鬼烂。”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漏网之鱼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瓮尽杯干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釜底抽薪汉 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囊漏储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邹鲁公云‘囊漏储中’,皆其类也。”
鱼游釜底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幕燕釜鱼《时敏报·美人禁工新约平议》:“前程正未可量,又何事依人苟安,为幕燕釜鱼之计也乎?”
铜壶滴漏唐 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焦唇干舌《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受困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焦唇敝舌明·吕坤《呻吟语》第二卷:“不然,终日三五聚谈,焦唇敝舌,成得甚事?”
唇焦口燥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吞舟是漏《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盆倾瓮倒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众人盆倾瓮倒向口中乱灌,都有了半酣光景,定要珍珠串唱曲子。”
焦金流石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瓮天之见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诗:“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点水不漏《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瓦釜雷鸣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郁肉漏脯晋·葛洪《抱朴子·良规》:“渴者之资口于云日之酒,饥者之取饱于郁肉漏脯也。”
鱼游釜内《魏书·中山王英传》:“缘江焚毁,靡使所遗。建业穷蹙,鱼游釜内。”
烂额焦头宋 李纲《谢移沣州居住表》:“进不量其浅薄,退遂致于烂额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