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陟罚臧否陟罚臧否的故事

陟罚臧否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ì fá zāng fǒu

基本解释赏罚褒贬。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暂未找到成语陟罚臧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陟罚臧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置可否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赏同罚异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否极泰来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数罪并罚
矢口否认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他为着面子上光彩,矢口否认他的妹妹是‘如夫人’。”
罚一劝百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恭行天罚《尚书 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赏善罚恶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
龚行天罚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皇矣汉祖,龚行天罚,赫赫明明。”
信赏必罚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否去泰来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
罚不当罪先秦 荀况《荀子 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臧穀亡羊宋 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穀虽殊竟两亡。”
否极泰回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子贵。”
赏贤罚暴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罚不责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赏高罚下战国·卫·商鞅《商君书·禁使》:“夫赏高罚下,而上无必知,其道也与无道同也。”
否终复泰《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赏罚不明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二罪俱罚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人涉卬否《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
臧否人物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未尝臧否人物。”
黜陟幽明《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献可替否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臧谷亡羊宋 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唯唯否否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无所可否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李绛、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