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锱铢必较锱铢必较的故事

锱铢必较的成语故事


拼音zī zhū bì jiào

基本解释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暂未找到成语锱铢必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锱铢必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明·徐元《八义记·张维评话》:“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举措必当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举措必当,莫不如画。”
事在必行宋·苏轼《东坡志林·养生说》:“如孙武令,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事必躬亲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十九回:“看官们有所未知,从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二者必取其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从长计较《水浒传》第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
以铢称镒《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张预注:“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以铢程镒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陈水南臬宪尝以南唐李昪宜继唐后,遂改马令《南唐书》为《唐馀纪传》,此犹萧常以《三国·蜀志》为《续后汉书》也。然昭烈世系甚明,犹觉以铢程镒……昪本安吉砦将潘某之子,昪姓实潘也……”
以镒称铢《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众好必察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众恶必察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何必当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信赏必罚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先悉必具明 归有光《上宋明府书》:“律于发冢之条,如知情买卖器物砖石、薰猩平园之类,纤悉必具。”
再实之木根必伤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皇后纪》:“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再实之根必伤《淮南子 人间训》:“再实之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斤较两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是我说句分斤较两的话咧,舅爷有什么高亲贵友该请到他华府上去?”
分秒必争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剥极必复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势在必行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