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避强击惰避强击惰的故事

避强击惰的成语故事


拼音bì qiáng jī duò

基本解释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出处唐 元稹《批刘悟谢上表》:“卿宜密运谟猷,明宣号令,避强击惰,取暴抚羸。”


暂未找到成语避强击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避强击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可避免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不堪一击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不惮强御《梁书·孔体源传》:“当官理务,不惮强御,常以天下为己任,高祖浑委信之。”
不畏强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
不避强御唐·权德舆《唐西川节度副大使韦公先庙碑铭序》:“操持贵幸,不避强御,缮理宫室,得其时制。”
不避斧钺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不避水火《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不避汤火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不避艰险《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东声西击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东驰西击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中流击枻明·何大复《滹沱河上》诗:“未识临河意,中流击枻归。”
中流击楫《晋书 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临难不避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乘胜追击《新编五代史评话 梁史卷上》:“李思安跃马交斗,经二十余合,思安拽枪徉败,退去。单可及乘胜追击。
争强好胜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任是争强好胜的,偏逢用违所长。”
争强斗狠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在这儿便种下了堕落的种子。”
争强斗胜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定要丧了那羞恶的良心,戴了鬼脸,千方百计,争强斗胜的去奉承那王振做甚?”
争强显胜《群音类选 北腔类 海神记 王魁诉神》:“恐怕他褒贬村,争强显胜各挝俊,惟求鸨儿心内喜。”
人强胜天《亢仓子·政道》:“故周之秩官云:人强胜天。”
人强马壮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于是一乡自为一国,一姓自为一群,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以半击倍《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击倍。”尹知章注:“敌国器备,不可施行;故此虽半,可以击彼之倍。”
以卵击石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以弱制强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以弱胜强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
以强凌弱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