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比肩叠踵比肩叠踵的故事

比肩叠踵的成语故事


拼音bǐ jiān dié zhǒng

基本解释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出处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暂未找到成语比肩叠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比肩叠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疾如旋踵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枝对叶比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擦肩而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比众不同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原来悟空筋斗云比众不同,十分快疾,把个金星撇在脑后,先至南天门外。”
踵武前贤战国·楚·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战不旋踵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踵趾相接杨天石《黄遵宪》:“黄遵宪盛赞他们‘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比翼鸟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踵武相接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踵事增华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无可比拟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江陵护国齐月禅师》:“穷外无方,穷内非里,应用万般,无可比拟。”
床上叠床明 徐渭《<四书绘>序》:“而传注讲章,转相缠说,未免床上叠床。”
比物此志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鳞次栉比明 陈贞慧《秋园杂佩 兰》:“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
比翼连枝唐 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笑比河清《宋史 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接踵而至《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句比字栉清·钱谦益《宋子建<遥和集>序》:“宋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名之曰《遥和集》。”
句栉字比清·仇兆鳌《<北诗详注>序》:“求其归宿所在,又从而句栉字比之,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连枝比翼明 高濂《玉簪记 叱谢》:“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
比肩并起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层峦叠嶂宋 陆九渊《与王谦仲书》:“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
机不旋踵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柔》:“机不旋踵,时不再来。必发今宵,无贻后悔。”
将心比心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接踵而来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
比比皆是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