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原原本本原原本本的故事

原原本本的成语故事


拼音yuán yuán běn běn

基本解释原原:探究原始;本本:追究根本。原指探究事物的本源。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经过。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暂未找到成语原原本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原原本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正本溯源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一本正经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木本水源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本位主义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进本退末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本末倒置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离本趣末汉 徐幹《中论 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
除恶务本《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
两相情原
木落归本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根深固本《晋书·伏滔传》:“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根深固本,传之百世。”
本本主义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变本加厉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
本相毕露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
本乡本土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
报本反始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舍本逐末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源源本本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自从这立宪二字发见了,就有人从西书上译出一部宪法新论,讲的源源本本,有条有理。”
舍本问末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岂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本求末《关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去末归本《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本来面目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本性难移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物归原主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