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精诚所至精诚所至的故事

精诚所至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g chéng suǒ zhì

基本解释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暂未找到成语精诚所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精诚所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无所不为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宾至如归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精雕细刻《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实至名归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迩安远至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一无所有《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水至清则无鱼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力所能及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所作所为明 李贽《答周西岩书》:“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
靡所底止《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鸿鹄将至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止于至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失所望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时至运来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尽诚竭节《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匪夷所思《周易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众所瞻望宋·蔡襄《答赵内翰书》:“足下语论,众所瞻望。”
精明强干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忘乎所以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无所畏惧《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大势所趋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精兵强将《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无所用心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无微不至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