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克嗣良裘克嗣良裘的故事

克嗣良裘的成语故事


拼音kè sì liáng qiú

基本解释同“克绍箕裘”。

出处唐·向延之《兰亭始末记》:“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业。”


暂未找到成语克嗣良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克嗣良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以柔克刚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克敌制胜孙武《孙子 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用心良苦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贤母良妻鲁迅《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
爱毛反裘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攻无不克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除暴安良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0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坐失良机清 昭槤《啸亭杂录 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克己奉公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苦口良药《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反裘负刍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业绍箕裘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遮几焉。”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4回:“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将遇良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天地良心
克勤克俭《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良莠不齐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至我辈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
居心不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贤妻良母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良师益友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存心不良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战国·宋·墨翟《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无往不克《通典·食货》:“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良知良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丧尽天良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罗曼蒂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他,农民孙玉厚的儿子,一个漂泊的揽工汉,岂敢一味地沉醉在一种罗曼蒂克的情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