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骨颤肉惊骨颤肉惊的故事

骨颤肉惊的成语故事


拼音gǔ chàn ròu jīng

基本解释颤:发抖。形容惊恐万状。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


暂未找到成语骨颤肉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骨颤肉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坐尽惊《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一坐皆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成功万骨枯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一座尽惊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少君及言与人大夫游猎处,老人为儿时识其家处,一座尽惊。”
一座皆惊《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一惊非小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6回:“灯笼灭了,包袱也不见了,这一惊非小。”
一聚枯骨《神仙传·老子》:“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
一鸣惊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不知肉味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丰肌弱骨宋 范成大《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丰肌弱骨自喜,醉晕妆光总宜。独立风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
丰肌秀骨宋 袁去华《山花子》词:“雾阁云窗别有天,丰肌秀骨净娟娟。独立含情羞不语,总妖研。”
主心骨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3章:“从面容上看,松田像是有了主心骨。”
乘虚可惊《投笔肤谈·达权》:“乘分可图,乘虚可惊,乘敌可取。”
乞骸骨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亲如骨肉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仙风道骨唐 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令人吃惊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以肉去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以肉啖虎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以揽权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
以肉喂虎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今赴秦军,如以肉喂虎,当何益也!”
以肉餧虎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今赴秦军,如以肉餧虎,当何益也。”
以肉驱蝇明·张居正《答南学院周乾明》:“令人不解宽义,一切务为姑息弛纵,贾誉于众,以致士习骄侈,风俗日坏,间有一二力欲挽之,则又崇饰虚谈,自开邪径,所谓以肉驱蝇,负薪救火也。”
以骨去蚁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以骨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