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奉申贺敬奉申贺敬的故事

奉申贺敬的成语故事


拼音fèng shēn hè jìng

基本解释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

出处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


暂未找到成语奉申贺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奉申贺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梁孟相敬《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阿谀奉承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奉命惟谨明 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敬业乐群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敬谢不敏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恭恭敬敬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克己奉公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奉命唯谨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诸官奉命唯谨。”
奉公守法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忧国奉公《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肃然起敬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敬而远之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奉若神明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奉道斋僧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奉天承运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恭敬桑梓《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敬事不暇《旧五代史·明宗纪》:“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从荣诸王敬事不暇,独忌从珂威名,每于帝前屡言其短,巧作窥图,冀能倾陷。”
敬之如宾唐·温奢《续定命录》:“故谏议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
廉洁奉公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恭而敬之老舍《赵子曰》:“李顺恭而敬之的慢慢往起卷那张戏报子。”
厮敬厮爱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满生与文姬夫妻二人,愈加厮敬厮爱,欢畅非常。”
奉公不阿《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谦虚敬慎《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衣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奉行故事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相明《易经》,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
奉令唯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有此种种考察,是以小仙奉令唯谨,不敢参差。”
曲意承奉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有曲意承奉者,未尝喜,不见者,未尝怒也。”
郁抑不申《北史·文苑传序》:“道撼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
等因奉此邹韬奋《抗战以来·对保障人民权利的再呼吁》:“否则岂不仍是‘等因奉此’的一纸公文在老爷们的桌上转来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