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躭惊受怕躭惊受怕的故事

躭惊受怕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 jīng shòu pà

基本解释犹言担受惊吓。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躭惊受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躭惊受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鬼怕恶人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背腹受敌《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男女授受不亲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临危受命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谦受益,满招损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惊心动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语不惊人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惊鸿艳影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逆来顺受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欺善怕恶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动魄惊心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第三卷:“秀水所称,光彩焕发,动魄惊心。”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受益匪浅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束身受命
惊心悼胆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惊惶失措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38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来至此,焉有怯进之理?”
伏法受诛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惊心吊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担惊受怕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全受全归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惊慌失措《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