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攻乎异端攻乎异端的故事

攻乎异端的成语故事


拼音gōng hū yì duān

基本解释乎:等同于介词“于”;异端: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暂未找到成语攻乎异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攻乎异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别财异居《宋史 太祖纪二》:“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奇花异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奇才异能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不攻自破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异途同归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以毒攻毒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异宝奇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忘乎所以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首尾两端《后汉书 西羌传》:“初,饥五同种大豪卢匆,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而首尾两端。”
经纬万端汉朝扬雄《法言·问神》:“神心恍惚,经续万方。”
异军突起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攻无不克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反攻倒算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哪里只是当干部的才受压迫,才怕地主反攻倒算,才要躲出去。”
作恶多端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春秋·齐·孙武《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内外夹攻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
异端邪说宋 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异端邪说日交驰,圣哲攻之心费辞。”
攻城掠地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李密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也用得易。”
不亦乐乎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攻其不备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神乎其神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5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是神仙所为,凡人不能会的。”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异想天开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云泥异路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
异口同音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异口同声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源殊派异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