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钻洞觅缝钻洞觅缝的故事

钻洞觅缝的成语故事


拼音zuàn dòng mì féng

基本解释比喻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

出处茅盾《子夜》十一:“做公债的人那一个不在那里钻洞觅缝探听老赵的手法呢!” 又十六:“一下里他那好像冻僵了的心重复生气蓬勃,能够出主意,能够钻洞觅缝找门路了。”


暂未找到成语钻洞觅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钻洞觅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缝衣浅带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欢喜不尽,暗说道:‘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漏洞百出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钻木取火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见缝插针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钢炮后来打死了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插针地鼓励他。”
天衣无缝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洞若观火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空洞无物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钻牛角尖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牛角尖。”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严丝合缝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无底洞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6回:“罗子富与姚季莼两人合摆个庄,不限杯数,自称为‘无底洞’,大家都不服。”
骑驴觅驴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钻空子王朔《一点正经没有》:“这么两句半话跟大人都说不清楚,让小人钻空子。”
引蛇出洞梁实秋《聋》:“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
狗咬吕洞宾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塞狗洞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我有三万银子,我大八成的道台都可捐得了。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
寻死觅活元 关汉卿《金钱池》:“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
七穿八洞
一洞之网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东寻西觅《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通幽洞冥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
钻皮出羽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下 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洞幽察微
空空洞洞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庭中空空洞洞,不设一物,惟种一株大桂树,树下放一个捣药的玉杵臼,臼旁养一个白色兔儿。”
无孔不钻清·吴趼人《近代社会龌龊史》第十六回:“凡钻谋的人是无孔不钻的,就如这回出了买军装的事,不定有人走到他的门路,他也不免有点晓得,所以伍太守故意提出一声军装买办来,就惹起他何必委人到上海去买的话。”
踏破铁鞋无觅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