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画水镂冰画水镂冰的故事

画水镂冰的成语故事


拼音huà shuǐ lòu bīng

基本解释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暂未找到成语画水镂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画水镂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显山露水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那个从不显山露水的青年实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宽宽的肩膀。”
冰壶秋月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月明如水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木本水源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水至清则无鱼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冰解的破清 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惟校雠之学,我朝独为卓绝,干嘉间巨儒辈出,讲求音声故训,校勘疑误,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冷若冰霜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如履薄冰《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青山绿水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秋水伊人《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照葫芦画瓢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饮水思源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春冰虎尾《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水中捞月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海水不可斗量《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斗水活鳞语出《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画地为牢,议不入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依样画葫芦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细水长流清 翟灏《通俗编 地理》引《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竹篮打水一场空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这个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来了,只怕老爷要将小姐许配与他,你我不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吗?”
指手画脚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马龙车水清 捧花生《画舫余谭》:“马龙车水,过者如云。”
冰天雪地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体规画圆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