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启宠纳侮启宠纳侮的故事

启宠纳侮的成语故事


拼音qǐ chǒng nà wǔ

基本解释谓开宠端而招致侮慢。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元年》:“启宠纳侮,其此之谓也。”


暂未找到成语启宠纳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启宠纳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光前启后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去故纳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哗众取宠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藏垢纳污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宠辱不惊《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难以启齿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不愤不启《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深文周纳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款启寡闻战国·宋·庄周《庄子·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承上启下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
纳屦踵决《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狡焉思启《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纳履决踵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招财纳福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见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个掌管招财纳福的天使,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就问值多少钱。”
宠辱皆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纳贡称臣《清史稿·太宗本纪》:“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殷忧启圣晋·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水里纳瓜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宠柳娇花宋李清照《念奴娇》词:“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纳垢藏污《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海纳百川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承先启后清 王昶《湖海诗传 尹继善》:“文端公历任封疆,晚归台阁,岁历五十馀载,承先启后,三代平章。”
吐故纳新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纳履踵决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