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淑质英才淑质英才的故事

淑质英才的成语故事


拼音shū zhì yīng cái

基本解释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出处《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暂未找到成语淑质英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淑质英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人才济济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多才多艺《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八斗之才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奇才异能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风流才子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爱才如渴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公才公望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众建贤才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羊质虎皮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聪明才智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才高七步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尽其才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
经国之才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英雄所见略同晋 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志大才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儿女英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群英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才疏志大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学浅才疏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才华超众
文武全才《旧五代史 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娥皇女英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尧妻之二女。”
才调秀出《晋书·王接传论》:“才调秀出,见赏知音。”
人才辈出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4回:“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爱才若渴清 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若渴者,昌黎之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