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握沐吐餐握沐吐餐的故事

握沐吐餐的成语故事


拼音wò mù tǔ cān

基本解释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出处《新唐书·张玄素传》:“周公资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况下周公之人哉!”


暂未找到成语握沐吐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握沐吐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扬眉吐气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吐胆倾心《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一吐为快谌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积郁在胸中多时的由衷之言,今日终于得以一吐为快。”
吞吞吐吐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咽苦吐甘《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呕心吐胆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新沐弹冠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素餐尸位《尚书 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 王符《潜夫论 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致命一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
栉霜沐露清·李渔《怜香伴·僦居》:“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
出言吐气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
餐风饮露明 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倾心吐胆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每买不转的,都是倾心吐胆说真实话。”
风餐露宿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一沐三握发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半吞半吐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五卷:“仿王孟以为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
怀觚握椠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椠之伦,介景者锵军,祝延者漎萃。”
餐风露宿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吐哺握发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餐风啮雪明 张景《飞丸记 月下伤怀》:“一痛爷娘,餐风啮雪;二伤姑妈,替死超生。”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栉风沐雨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握雾拏云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一折:“这其间多亏了张子房说地谈天口,韩元帅握雾拏云手。”
狼餐虎咽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二回:“[行者]迎着里面灯光,仔细观看。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
餐松饮涧南朝 梁 沉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握瑜怀玉《南史·刘虬传》:“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窃位素餐《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