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的故事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基本解释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暂未找到成语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天府之国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三十而立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干城之将《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斗筲之人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度外之人《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十全十美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国中之国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不登大雅之堂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十万火急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信口开合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音信杳无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期颐之寿《南齐书·禇炫传》:“使渊作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颐之寿。”
安身之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初生之犊不畏虎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后继有人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心有余而力不足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训练有素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绳之以法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一无所有《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有两下子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大有可为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不正之风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