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遗德馀烈遗德馀烈的故事

遗德馀烈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 dé yú liè

基本解释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遗德馀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遗德馀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离心离德《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祖功宗德《孔子家语 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妖不胜德《史记·殷本纪》:“臣闻妖不胜德。”
歌功颂德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德重恩弘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讴功颂德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德容言功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算无遗策《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遗形藏志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材轻德薄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仁义道德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野没遗贤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路无拾遗《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秽德垢行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
兴高采烈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遗世绝俗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度德量力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材雄德茂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地丑德齐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败德辱行
暴露无遗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河山之德《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轰轰烈烈宋 文天祥《沁园春 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一场。”
流风馀俗
论德使能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