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架肩接踵架肩接踵的故事

架肩接踵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à jiān jiē zhǒng

基本解释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

出处宋·无名氏《灯下闹谈·升斗得仙》:“李相公砡镇扬日,夜梦长衢而行,见一金字牌屹于路左,观者架肩接踵而至,遂诣看焉。”


暂未找到成语架肩接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架肩接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疾如旋踵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上气不接下气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擦肩而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迭床架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踵武前贤战国·楚·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战不旋踵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踵趾相接杨天石《黄遵宪》:“黄遵宪盛赞他们‘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踵武相接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踵事增华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水光接天宋·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比肩叠踵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应接不暇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翬振彩,倏来倏往,目不暇给。”
移花接木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短兵接战《三国志 魏志 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交头接耳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接踵而至《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摆架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林之洋道:‘他果另眼相看,俺更要摆架子说大话了。’”
屋下架屋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接续香烟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7回:“官人既然作了官,总以接续香烟为重,从此要早毕婚姻,成家立业要紧。”
接三连四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我又没逃了,这么接三连四的叫人来找。”
比肩并起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连三接四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原来平儿出去,有赖林诸家送了礼来,连三接四,上中下三等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
饭囊衣架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带江山,江山如画;止不过饭囊,饭囊衣架,塞满长安乱似麻。”
架谎凿空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朗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就使。”
机不旋踵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柔》:“机不旋踵,时不再来。必发今宵,无贻后悔。”
再接再厉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