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恶从善的成语故事
拼音gǎi è cóng shàn
基本解释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暂未找到成语改恶从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改恶从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
一介之善 | 《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艺,居接士之馆。” |
一技之善 | 清·朱彝尊《赠笔公钱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没焉者已。” |
一改故辙 | |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
万丈高楼从地起 | 沈从文《新与旧》:“‘万丈高楼从地起’,同队人也觉得这家伙将来不可小觑。” |
三从四德 |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
三占从二 | 《尚书 洪范》:“三人占,从二人之言。” |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不亦善夫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不得善终 |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
不念旧恶 | 春秋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不恶而严 | 《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
不改其乐 |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
不知所从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
与人为善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丑类恶物 | 《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 |
为善最乐 |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 |
为恶不悛 | 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 |
为非作恶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为非作恶之人,前来扰乱我的公事,对也不对?” |
举善荐贤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乏善足陈 |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善足陈。” |
乐善不倦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
乐善好义 | 宋·曾巩《与杜相公书》:“伏以阁下朴厚清明,谠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于朝廷,而博见于天下。” |
乐善好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乔妆改扮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2回:“我今要到十里堡,乔妆改扮访民情。” |
乔装改扮 | 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继而又道:‘来个乔装改扮,分散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