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力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力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kāi zú mǎ lì开足马力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tóng xīn xié lì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lì zhēng shàng yóu力争上游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lì bèi gōng bàn力倍功半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tóng lì xié qì同力协契犹言同心协力。《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nián fù lì qiáng年富力强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yǒu qì wú lì有气无力气:气息;声音;力:力气;精神。形容气力衰弱;精神疲惫;有时形容做事没有劲头。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jié jiǎn lì xíng节俭力行节俭:节省,节约;力行:努力去做。生活俭朴,以身作则。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shēng lì jūn生力军新投入作战的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比喻新投入的能起积极作用的人。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18回:“只道余万清一路是一枝生力军,就令他作前军。”
jìn xīn jié lì尽心竭力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nián lǎo lì shuāi年老力衰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xiào tì lì tián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汉书 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tóng xīn yī lì同心一力同“同心协力”。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lì jì jiǔ qū力济九区济:帮助,周济;九区:指全国。以自己的力量周济全国的民众。唐·卢照邻《三国论》:“有大贤而不能用,睹长策而不能施,便谓力济九区,智周万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
qí xīn xié lì齐心协力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jīn pí lì bì筋疲力敝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劳累。宋·司马光《道傍田家》诗:“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shī xiàng bó tù,jiē yòng quán lì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清·黄宗羲《<称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
áo xīn fèi lì熬心费力耗费心神和气力。马烽《太阳刚刚出山》:“我熬心费力办农业社,结果给组织上留下这么个印象。”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yī bì zhī lì一臂之力臂:胳膊。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quán jūn lì qí权钧力齐权:权势;钧:通“均”,平均。双方权势力量相当,不分高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河西斗绝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
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lì bù shèng rèn力不胜任胜任: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能力不够;难以担当任务。《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qí xīn bìng lì齐心併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dí lì jiǎo qì敌力角气以力气相斗。汉·王充《论衡·譋时》:“敌力角气,能以小胜大者希,争强量功,能以寡胜众者鲜。”
quán jūn lì qí权均力齐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
qún cè qún lì群策群力策:计策;主意。群:集体;大家人。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lì xué bù juàn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旧唐书 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cái dān lì pū财殚力痡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倾天下,财殚力痡。”
cái dān lì jié财殚力竭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晋书 刘毅传》:“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无以至此。”
dān cái jié lì殚财竭力殚、竭:尽。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形容竭尽全力。唐·李邕《海州大云寺禅院碑》:“粤若殚财竭力,刻桷雕题,积四三年,模造化意。”
yán jīng dān lì研精殚力同“研精竭虑”。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历观古人作,亦有不尽佳,要其研精殚力,积数年十年而后成,自有一家面目在,夫岂徒以絺章饰句为事哉?”
dān jīng bì lì殚精毕力殚、毕:尽。尽心竭力。明·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甲辰下第,然后揣己力量,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dì chǒu lì dí地丑力敌谓土地相似,力量相当。章炳麟《封建考》:“故文武可以王,而桓文终于伯;由周兵革缮完,欲兼并之固难也。地丑力敌,不日寻干戈不已。”
xī xīn bì lì悉心毕力悉心:尽心;毕力:尽力。竭尽智慧和力量。汉·蔡邕《杨太尉碑铭》:“乃及伊公,克光前矩,悉心毕力,胤其祖武。”
tóng xīn bì lì同心毕力齐心尽力。《东观汉记·任隗传》:“永元初,外戚秉权,朝臣畏悚,莫敢抗者,惟隗与袁安同心毕力,数犯颜谏。”
quǎn mǎ zhī lì犬马之力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guǐ gōng shén lì鬼功神力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元·郝经《赵州石桥》诗:“鬼功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还钩连。”
shēng sī lì jié声嘶力竭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jìn zhì jié lì尽智竭力智:智慧,聪明;竭:完。比喻用尽心思和力量。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群臣尽智竭力以没其上。”
lì bù cóng yuàn力不从愿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晋书·刘琨传》:“徒怀愤踊,力不从愿,惭怖征营,痛心疾首。”
dān zhì jié lì殚智竭力殚:竭尽。用尽智能和力量。《吕氏春秋 本味》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
dān jīng jié lì殚精竭力犹殚精毕力。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匠国工,殚精竭力不能恍惚。”
cái jié lì jìn财竭力尽竭:完,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汉 古永《黑龙见东莱对》:“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
mián lì bó cái绵力薄材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
lì bù néng jí力不能及力量达不到。元 无名氏《武王伐纣平话》卷下:“一城百姓见城自摧破,自来搜捉纣王,纣王见兵势甚大,力不能及。”
lì suǒ bù jí力所不及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宋 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平生所未见之文,公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yǒu jiǔ dǎn,wú fàn lì有酒胆,无饭力有借着喝酒显示出来的胆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则没有勇力。指只有一时冲动的勇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如今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
zì bù liàng lì自不量力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lì kě bá shān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nǔ jīn bá lì努筋拔力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讨愧,还说长道短的哩。”
tóng xīn bìng lì同心并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汉 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cái kuì lì chù财匮力绌指钱财缺乏,力量不足。《明史 赵炳然传》:“浙罹兵燹久,又当宗宪汰侈后,财匮力绌。”
zì lì gēng shēng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lì jūn shì dí力均势敌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lì jūn shì dí力钧势敌同“力均势敌”。《逸周书·史记》:“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下争朋党。”
lì dān cái jié力殚财竭殚:尽。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唐·白居易《止狱措刑》:“及秦之时,厚献以竭人财,远役以殚人力;力殚财竭,尽为完贼,群盗满山,赭衣塞路;故每岁断罪,数至十万。”
lì yǒu wèi dǎi力有未逮能力做不到。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九牛二虎之力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lì bù cóng xīn力不从心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lì dà wú bǐ力大无比形容力量巨大。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7回:“这兄弟两个各使一根铁棍,力大无比。”
lì bó cái shū力薄才疏薄:轻微;疏:粗疏。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初世为人,便要结识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
fù jī zhī lì缚鸡之力缚: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shén gōng guǐ lì神工鬼力比喻神奇超人的力量。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一路之间,提起朱亮祖三字,便胆战心寒说:‘纵有神工鬼力,那有这等奇异。’”
lì jìn shén wēi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3回:“话说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使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替他捶着。”
lì wēi rèn zhòng力微任重微:小。能力小而任务重。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
pí jīng jié lì疲精竭力疲:疲倦;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非文公疲精竭力,更千百年终至漏晦。”
lù lì qí xīn戮力齐心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梁书 王僧辩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kēng qiāng yǒu lì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wéi lì shì shì惟力是视谓竭尽己力而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惟力是视。”
kǒng wǔ yǒu lì孔武有力形容人很有力气。《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jū gōng jìn lì鞠躬尽力见“鞠躬尽瘁”。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qí xīn tóng lì齐心同力见“齐心协力”。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齐心同力,锐气益壮。”
shì jūn lì dí势均力敌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nián qīng lì zhuàng年轻力壮壮:健壮。年纪轻;身体好;力气大。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wén lì fù shān蚊力负山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其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lì pái zhòng yì力排众议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宋 苏辙《上皇帝书》:“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
qíng xiàn lì qū情见力屈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汉书 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jì qióng lì qū计穷力屈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jì qióng lì jìn计穷力尽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南朝 梁 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lì ruǎn jīn má力软筋麻也作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
tóng xīn lù lì同心僇力见“同心戮力”。《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péng xīn hé lì朋心合力朋: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杜乔传赞》:“李杜司职,朋心合力。”
wéi lì shì shì唯力是视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量。后用来指依据自己的力量尽力而为。亦作“惟力是视”、“惟利是视”。
huà bēi tòng wéi lì liàng化悲痛为力量化:变。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赵朴初《永难忘(自度曲)》:“闻号召,意深长:‘化悲痛为力量!’”
jīng pí lì jìn精疲力尽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xiàng shí duó lì相时度力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qióng rì zhī lì穷日之力穷:意尽。原指一天之内,使尽全力。比喻尽一天的力量、工夫。清·张岱《与胡季望》:“茶须旋采,抽筋摘叶,急不待时,武火杀青,文火炒熟,穷日之力,多则半劤,少则四两。”
qí xīn lù lì齐心戮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一》:“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
guǐ gōng shén lì鬼工神力形容技艺精巧超群,非人力所及。元·郝经《赵州石桥》诗:“鬼工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不钩连。”
chī lì bù tǎo hǎo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xī xīn lù lì悉心戮力悉心:尽心。竭尽智慧和力量。《晋书·武帝记》:“其内外众官,各悉心戮力,以康庶事。”
xī xīn jié lì悉心竭力悉心:尽心。竭尽智慧和力量。宋·司马光《应诏言朝廷阙失》:“执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耻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
kǔ xīn jí lì苦心极力费尽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宋·陆九渊《黄公墓志铭》:“为文操笔立成,藻思赡蔚,统记不紊,有苦心极力所不到者。”
xié lì tóng xīn协力同心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xié lì qí xīn协力齐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清·林则徐《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吾民协力齐心,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jīng lì chōng pèi精力充沛体力强盛,精神充足。李晓明《平原枪声》:“他精力充沛,两眼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