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然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rán kāng zhào xīn然糠照薪 |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
chēng rán zì shī瞠然自失 | 瞠:瞪着眼睛。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形容失神的神态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1回:“不意到了山东汶上县,便遇了一个小才女,便令小弟瞠然自失。” |
shuǎng rán ruò shī爽然若失 |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
máng rán shī cuò茫然失措 | 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 | 《宋史·夏国传》:“种谔在绥德节制诸军,闻夏人至,茫然失措,欲作书召燕达,战怖不能下笔。” |
xiāo rán chén wài萧然尘外 | 萧然:清静寂寞的样子;尘:尘世。形容极为超脱,不被俗情杂物所累。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下卷:“又诗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闲话之趣,故笔墨间时觉萧然尘外。” |
máng rán zì shī芒然自失 |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 战国·宋·庄周《庄子·说剑》:“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 |
zhì xù jǐng rán秩序井然 | 井然:形容整齐。仔细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场面。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7回:“只好抹桌另起从头写来,方才有头有绪,秩序井然。” |
piāo rán yuǎn zhù飘然远翥 | 翥:向高处飞。轻快地向高处飞去。比喻放弃权利之争,远离庸俗的官场。 | 蔡锷《致唐继尧皓电》:“侪辈中果有三数人身先引退,飘然远翥,实足以对于今日号称伟人志士、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针砭,为后来留一榜样。” |
bó rán fèn lì勃然奋励 |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 |
huò rán guàn tōng豁然贯通 | 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贯:贯穿;通:通晓。一下子就彻底明白;通晓了。 | 宋 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
xiǎng dāng rán想当然 |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
sù rán qǐ jìng肃然起敬 |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
bù qīng rán nuò不轻然诺 | 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
xí ruò zì rán习若自然 | 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
xí guàn ruò zì rán习惯若自然 | 惯:同“贯”;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
mò rán zhì zhī漠然置之 | 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 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
yī jiàn le rán一见了然 | 犹一目了然。 | 元·陈栎《勤有堂随录》:“程泰之《禹贡图》,不惬人意,不能使人一见了然。” |
kuài rán dú chǔ块然独处 | 块然:孤独的样子。孤单一个人待着。形容独居无聊。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 |
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习惯成自然 | 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
xìng wèi xiāo rán兴味萧然 | 兴味:兴趣;萧然:萧索冷落的样子。没有一点兴趣。 | 宋·王禹偁《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fān rán huǐ guò翻然悔过 |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 唐·陆贽《贞元改元在赦制》:“李怀光若能翻然悔过,束身赴朝,念其尝有大勋,必当终始全护。” |
fú rán bù yuè艴然不悦 | 非常生气。艴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 | 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
fú rán bù yuè怫然不悦 | 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 |
bù qī rán ér rán不期然而然 |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 明 高启《威爱论》:“功或以爱诚有以结于人者,则趋事赴功有不期然而然。何以威为哉!” |
mí rán chéng fēng靡然成风 | 同“靡然向风”。 | 《明史·张岳传》:“谈虚论寂,靡然成风。” |
wēi rán sǒng lì巍然耸立 |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
yí rán zì ruò夷然自若 | 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 《魏书 卢义僖传》:“内外惶怖,义僖夷然自若。” |
kài rán tàn xī忾然叹息 | 忾:叹息,感慨。感慨叹息。 |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 |
chǔ zhī chuò rán处之绰然 | 处:对待;绰然:宽裕舒缓的样子。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能显得从容坦然。 | 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
mǎn zuò jì rán满坐寂然 | 坐:同“座”,座位。全场静悄悄的。 | 清·张潮《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máng rán fèi jiě茫然费解 |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认识不清,不能理解。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只图讲究古音,总是转弯磨禄,令人茫然费解。” |
tǎn rán zì ruò坦然自若 |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防祸于未然 |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 《汉书 外戚传下 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
dà miù bù rán大谬不然 | 指非常错误;实际完全不是这样。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
jiǒng rán bù tóng迥然不同 | 迥然:差距很大的样子。大不相同;相差太远。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
sù rán shēng jìng肃然生敬 |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鲁直专学子美,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 |
huǎng rán ruò shī恍然若失 |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9回:“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恍然若失,心上愧悔的无地自容。” |
zú yīn qióng rán足音跫然 |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xìng zhì suǒ rán兴致索然 |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 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
kuì rán cháng tàn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guǒ rán rú cǐ果然如此 | 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bó rán zuò sè勃然作色 | 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
jù sòng fēn rán聚讼纷然 | 聚:集中;讼:争辩。言论多而杂乱,看法不一致。 |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此其义后贤聚讼纷然,谓其徒尚有形之利,而不数无形之利。” |
àn rán dào mào岸然道貌 | 指严肃的神态。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
mí rán cóng fēng靡然从风 | 同“靡然向风”。 | 明·李贽《答马历山书》:“然非龙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师说,不少改变,亦未必靡然从风,一至此也。” |
àn rán shī sè黯然失色 | 黯然:昏暗的样子;失色:失去光泽。原指心情沮丧;脸色难看。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 |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
piāo rán yù xiān飘然欲仙 |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 宋·邓牧《伯牙琴·续补·自陶山游云门》:“奇诡万状,使人飘然欲仙,不知在人间世。” |
ǎi rán kě qīn蔼然可亲 |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 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
lǐ suǒ bì rán理所必然 |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 《弘明集 神不灭论》:“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 |
hún rán wú zhī浑然无知 |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那贼浑然不知,不言不语。” |
dá rán shī sè怛然失色 | 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 | 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
chāo rán yuǎn jǔ超然远举 |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亦作“超然远引”。渭·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 |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功到自然成 |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
chāo rán yuǎn yǐn超然远引 | 见“超然远举” | 清·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超然远引,而子胥乃恋恋不去,终以谏死于吴。” |
chāo rán wù wài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
yì xīng suǒ rán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仙人岛》:“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 |
yì rán bù dòng屹然不动 | 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不可动摇。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全军却伏在营里,屹然不动。” |
yǎ rán shī xiào哑然失笑 |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哑然:形容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 汉 赵晔《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
xīn rán zì lè欣然自乐 | 欣然:喜悦的样子。高兴地自觉欢喜。 | 汉·王逸《渔父》:“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
tián rán zì dé恬然自得 | 恬然:安静舒适的样子;自得:自觉得意。形容心情安静、舒适 | 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野老清淡,恬然自得。” |
mò rán wú yǔ默然无语 |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2回:“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 |
máng rán ruò mí茫然若迷 |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迷惑不解的样子。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闻先生正论,因久溺其说,锢蔽已深,竟茫然若迷,莫指一语。” |
hún rán yī tǐ混然一体 |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 《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
duàn rán chǔ zhì断然处置 | 断然:果断坚决;处置:处理。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 | 罗广斌《红岩》第八章:“大敌当前,只能断然处置。” |
ào rán yì lì傲然屹立 |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形容坚定挺拔;不可动摇。 | 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
àn rán hún xiāo黯然魂销 |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
àn rán xiāo hún黯然销魂 |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像失掉了灵魂;形容极度悲愁。 | 南朝 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
tīng qí zì rán听其自然 | 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
fèi rán sī fǎn废然思返 | 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形容败兴而归。 | 茅盾《追求》:“只有极懦怯的人才是只看见了一块尖石头遂废然思返,这种人是不配有憧憬的。” |
chāo rán bù qún超然不群 |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yóu rán ér shēng油然而生 |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发生;产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
yì xìng àng rán意兴盎然 | 意兴:兴致。盎然:指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 |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
dào mào yǎn rán道貌俨然 | 见“道貌岸然”。 | 巴金《家》九:“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 |
ān rán wú yàng安然无恙 |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
chàng rán zì shī怅然自失 |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自失。”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
fěi rán chéng zhāng斐然成章 | 非常有文采;出口便成章。斐然:有文采的样子。也用以形容才干或声名显耀。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fěi rán xiāng fēng斐然乡风 | 翩然地闻风归向。 | |
wǎn rán rú shēng宛然如生 | 宛然:仿佛。指人死后仿佛和活着一样。 | |
dàng rán wú cún荡然无存 | 。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 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
jì rán wú shēng寂然无声 | 寂静没有声音。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
yí rán bù xiè夷然不屑 | 夷然:泰然;不屑:轻视。心中泰然,毫不在意。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深公得此义,夷然不屑。” |
dào mào lǐn rán道貌凛然 | 犹道貌岸然。 |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
tū rán xí jī突然袭击 |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
hǎi nèi dàn rán海内澹然 | 海内:四海之内;澹然:安静的样子。形容国家安定,生活正常。 |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
lǐ zhī dāng rán理之当然 | 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此原是君家之物,今日来取,理之当然。” |
shān rán lèi xià潸然泪下 |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泪流不止。 | 宋 马廷鸾《题汪水云诗》:“余展读甲子初作,微有汗出,读至丙子诸作,潸然泪下。” |
xìng qù àng rán兴趣盎然 | 形容兴趣浓厚。 | 茅盾《马达的故事》:“谁要是看了这样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还会贸然冲上去问一句。” |
yōu rán zì dé悠然自得 |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
jǐng rán yǒu tiáo井然有条 | 犹言井井有条。 | 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修史法》:“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真可为法也。” |
jié rán bù tóng截然不同 |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必然联系。 | 鲁迅《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
yōu rán shén wǎng悠然神往 | 悠然:遥远的样子;神往:一心向往。形容心神似乎要飞到某个地方。 |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读这一段,使我们悠然神往。” |
kè rán cháng wǎng溘然长往 |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 《楚辞·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 |
chāo rán dú chǔ超然独处 |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亦作“超然独立”。《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
chāo rán dú lì超然独立 | 见“超然独处”。 | 《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
kuī rán dú cún岿然独存 | 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 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船到桥门自然直 |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黄二官,不要这样想,‘船到桥门自然直’,我们慢慢的总会有法子好想。” |
shēng jī àng rán生机盎然 | 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6章:“春天来了,满山青绿,遍地黄花,它们都生机盎然,而我为什么要死?” |
jì rán zhī cè计然之策 |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