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文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rù wén chū wǔ入文出武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总军挟郡,入文出武。三十年间,式遏戎虏。” |
zhòng hòu shǎo wén重厚少文 |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 《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阶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
fán wén mò jié繁文末节 |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wén sī bù dòng文丝不动 | 一点儿也不动。 | 杨朔《三千里江山》:“路边几棵见了风,最爱噪嘴的小叶杨也那么安生,文丝不动。” |
zhì fēi wén shì质非文是 |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 汉 扬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tiān xià wén zōng天下文宗 | 文宗:广受宗仰的文人。指受天下人敬仰的文人。 | 《旧唐书·陈子昂传》:“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是知名。” |
tōng wén dá lǐ通文达礼 | 谓有学问懂礼仪。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
shàn wén néng wǔ善文能武 | 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
wén dé wǔ gōng文德武功 | 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 |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示之以文德,陈之以武功。所以夜户不扃,所以重门罢柝。” |
shēn wén jùn fǎ深文峻法 | 犹言严刑峻法。 | 《北齐书·李维廉传》:“显祖尝召见,问以治方,语及政刑宽猛,帝意深文峻法,稚廉固以为非,帝意不悦。” |
tuò dì chéng wén唾地成文 |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 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
kǔ xué lì wén苦学力文 | 力:务。刻苦学习,努力著文。 | 《旧唐书·白居易传》:“蓦然为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苦学力文所致。” |
bǐng wén jiān wǔ秉文兼武 | 犹言能文能武。 |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
wén dú zhǔ yì文牍主义 |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 |
yuán wén shēng yì缘文生义 | 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据字面理解内容,牵强附会,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义”。 | 宋·朱熹《答吕子约·论语》:“读书穷理,须认正意,切忌如此缘文生义,附会穿穴。” |
fán wén rù jié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xīng wén yǎn wǔ兴文匽武 |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 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清和六合,制数以五。海内安宁,兴文匽武。” |
nǎi wǔ nǎi wén乃武乃文 |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 语出《书经 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
wén shān huì hǎi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6日:“机关干部解脱了文山会海之后,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该是一件幸事。” |
wén jūn xīn jiào文君新醮 | 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
bù lì wén zì不立文字 |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zǔ wǔ zōng wén祖武宗文 | 祖袭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 | 南朝梁王中《头陀寺碑文》:“惟齐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绝业,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复。” |
wén rén yǎ shì文人雅士 | 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 |
xī lǜ wǔ wén析律舞文 | 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 宋苏舜钦《论五事 景佑四年五月七日阁门下》:“臣窃见州县之吏,多是狡恶之人……清白者必多方以误之,贪婪者则啖利以制之,然后析律舞文,鬻狱市令,上下其手,轻重厥刑。” |
duàn fà wén shēn断发文身 |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 左丘明《左传 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 |
wén fáng sì wù文房四物 | 见“文房四宝”。 | 宋·陈师道《〈寇参军集〉序》:“张、李氏之墨,吴、唐、蜀、闽、两越之纸,端溪、歙穴之砚,鼠须栗尾狸毫兔颖之笔,所谓文房四物,山藏海蓄,极天下之选。” |
xū wén fú lǐ虚文浮礼 | 没有意义的,表面应酬的礼数。 | |
yī dài wén zōng一代文宗 | 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 | 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他两人真是一代文宗。” |
wén tāo wǔ lüè文韬武略 | 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
jiǎng wén zhāng zì讲文张字 | 谓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 唐·孙樵《与高锡望书》:“夫史家条序人物,宜存警训,不当徒以官大庞浓,讲文张字。” |
jū wén qiān sú拘文牵俗 | 拘:拘束;牵:牵制,束缚。受到繁文陋俗的束缚。 |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握踟,拘文牵俗,修诵习传,当世取悦云尔哉!” |
yī wén rú mìng一文如命 | 见“一钱如命”。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
shēn wén fù huì深文傅会 |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 《明史·仁宗纪》:“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 |
huì yè wén rén慧业文人 |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 《宋书 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
shēn wén fù huì深文附会 | 见“深文傅会”。 | 《明史·徐石麟传》:“当是时,帝以威刑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附会,予重比。” |
fēn wén wèi qǔ分文未取 | 见“分文不取”。 | |
wén fáng sì bǎo文房四宝 | 俗指笔、墨、纸、砚。 | 宋 梅尧臣《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尔来赏爱君与予。” |
zuǒ wén yòu wǔ左文右武 | 指文武并用。 | 唐·李咸用《远公亭特丹》诗:“左文右武怜君荣,白铜碮上惭清明。” |
wěi wǔ jīng wén纬武经文 |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晋书 文六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 |
fēn wén bù zhí分文不值 | 形容毫无价值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
yǔn wén yǔn wǔ允文允武 | 形容能文能武。 | 《诗经 鲁颂 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
wén zǐ wén sūn文子文孙 | 指周文王的子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 《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 |
shí wén tán zì识文谈字 | 见“识文断字”。 | 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孩儿也,你是个识文谈字的人。” |
hóng tóu wén jiàn红头文件 | 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这是中央的‘红头文件’,还是田专员的信口开河?” |
sàng yán bù wén丧言不文 | 文:文体,辞采。指居丧其间言辞要质朴。 | 《孝经·丧亲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礼无容,言不文。’” |
wén sì qí rén文似其人 | 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谈相》:“文似其人,数公道德文章之蕴,亦自有充积流露者。” |
hòu mào shēn wén厚貌深文 | 见“厚貌深情”。 | 清·陈梦雷《绝交书》:“指天誓日,厚貌深文,足以动人。” |
wén wǔ jiān zī文武兼资 | 兼:并。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 | 唐·韩愈《举马楤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累更方镇皆有功,若以代臣实为至当。” |
jié wēi fǎn wén节威反文 | 节:节制;威:威力,威风;反:同“返”,归还。节抑威强,复用文理。 |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 |
wén yuán zhì fāng文圆质方 | 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
wǔ yǎn wén xiū武偃文修 |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 明汤显祖《还魂记 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
wén zhì wǔ gōng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
wǔ nòng wén mò舞弄文墨 | 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 | 《隋书·王世充传》:“善敷奏,明习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
wǔ wén qiǎo fǎ舞文巧法 | 玩弄文辞,巧用法令,以达到邪恶的目的。 | 汉·王充《论衡·程材》:“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己,勉赴权利。” |
bàn wén bù bái半文不白 | 见“半文半白”。 |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来信》:“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语言,对于大众仍旧是不顺的。” |
wǔ wén qiǎo dǐ舞文巧诋 | 玩弄文字,诋毁构陷。 |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 |
wén dí wǔ nì文觌武匿 | 艺文兴而武道隐。谓尚文之风大盛。语本《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 | 语出《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 |
wén zì yù文字狱 | 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 清·龚自珍《咏史》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
tóng wén gòng guǐ同文共轨 |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yǎo wén niè zì咬文啮字 | 见“咬文嚼字”。 | 胡适《<水浒传>考证》:“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但我却又有点‘考据癖’。” |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掌上观文 | 见“掌上观纹”。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
qì wén jiù wǔ弃文就武 |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
wén bǐ liú chàng文笔流畅 |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 |
zhòng xué zhī wén种学织文 | 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 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种学织文,名播于迩遐。” |
wén guò suí fēi文过遂非 | 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 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
xiū wén yǎn wǔ修文演武 | 演:演习。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终日修文演武,讲论兵机战法。” |
zhū wén zhī zhěn朱文之轸 | 轸:古代车后的横木,代指车。绘有朱红色文饰的车子。形容高官所乘车的精美华贵。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皓王龚传论》:“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轸也。” |
yī wén qián nán dǎo yīng xióng hàn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mù qiáng shǎo wén木强少文 | 木强:性格质直刚强;少文:礼节少。形容为人质朴倔强,不讲文采和礼教。 |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汉祖所任用者,上自萧何、曹参,其下至于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婴之徒,大抵木强少文,不识利害。” |
fán wén rù lǐ烦文缛礼 | 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 《朱子语类》卷二四:“秦之所谓损益,亦见得周末许多烦文缛礼如此,故直要损其太过,益其欠处,只是损益得太甚。” |
diǎn cè gāo wén典册高文 | 原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后指典雅高深的文章或经典性著作。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五代史》:‘黄……。’则典册高文亦用之矣。” |
shì fēi wén guò饰非文过 |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 东汉·班固《汉书·贾捐之传》:“顺非而泽,不听而诛。”唐·颜师古注:“谓人有坚为辩言,不以诚质,学于非道,虽博无用,饰非文过,辞语顺泽,不听教命……” |
zhì jìng wú wén至敬无文 | 至敬:极高的敬意;文:文饰,虚伪无用的举动。最高的敬意是不用文饰的。 | 西汉·戴圣《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
wēi wén shēn dǐ微文深诋 |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 |
yī zhǐ kōng wén一纸空文 | 一张没有用处的空头公文;指没有用处不能兑现的文件。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
kàn wén lǎo yǎn看文老眼 | 形容评论文章的高手。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如品论讹错,以后再不敢自居看文老眼。” |
kàn wén jù yǎn看文巨眼 | 形容评论文章的高手。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现在看文巨眼,应推印伯伯当代第一。” |
wén cóng zì shùn文从字顺 | 文句通顺、用词妥贴。从、顺:妥贴、通顺。 | 唐 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
yì wén bǐ shì异文鄙事 | 奇字僻典和庸俗浅陋之事。 | |
jiáo zì yǎo wén嚼字咬文 | 嚼:将食物咬烂。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实质。 | 清·张南庄《何曲·序》:“讵能嚼字咬文,又何须之乎者也。” |
wén jiāng xué hǎi文江学海 |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 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
shì mín wén xué市民文学 |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 |
yán wén kè shēn言文刻深 | ||
wén zhì bīn bīn文质斌斌 | 见“文质彬彬”。 | 《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 |
wén lǐ bù tōng文理不通 |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 《旧五代史·选举志》:“况此等多不究义,唯攻帖书,文理既不甚通,名第岂可妄与?” |
biǎo miàn wén zhāng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
mǎn fù wén zhāng满腹文章 |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
wén zōng xué fǔ文宗学府 |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文宗学府。腾斑马而孤上;英规胜范,凌、许、郭而独高。” |
wén rén xué shì文人学士 | 泛指文人、文士。 |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士,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
qíng wén bìng mào情文并茂 |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得而读之。” |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 |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
yī wén bù míng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
wén zhì bīn bīn文质彬彬 |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xià bǐ chéng wén下笔成文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舍甥女不但诗才高美,且无书不读,下笔成文,千言立就。” |
yǎn wǔ xiū wén偃武修文 |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
yǎn gé shàng wén偃革尚文 |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 《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 |
shēn wén qiǎo dǐ深文巧诋 | 罗织罪名,蓄意毁谤。 | 《史记·汲郑列传》:“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 |
fú wén qiǎo yǔ浮文巧语 |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
rén wén huì cuì人文荟萃 | 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 |
yán wén xíng yuǎn言文行远 |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 明·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