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山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ǎi fèi shān liè海沸山裂 | 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 | 明 张凤翼《红拂记 髯客海归》:“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发,空跌双靴。” |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dào shān xué hǎi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
zhěn shān bì jiāng枕山臂江 | 谓依山傍水。 | 宋·王应麟《玉海·地理·州镇》:“庆元据会稽之东,枕山臂江,负溟渤,控扶桑。” |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
hé shān zhī dé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
yuán xué huài shān猿穴坏山 |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 汉·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不识庐山真面目 | 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zhǐ shān shuō mò指山说磨 | 比喻错此说彼。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 |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
yě sù shān yáo野蔌山肴 | 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
liú shuǐ gāo shān流水高山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zhāi shān zhǔ hǎi摘山煮海 | 摘:开发。开山炼铜,煮海取盐。 | 《宋史·李继和传》:“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缺军须。” |
shān jī wǔ jìng山鸡舞镜 | 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很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 |
shān xíng hǎi xiǔ山行海宿 | 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 |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方地数千里,不识盗贼,山行海宿,不择处所。” |
jiāng shān bàn bì江山半壁 | 江山:国土;半壁:半边。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
xué rú dēng shān学如登山 | 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 三国 魏 徐干《中论 上 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
wén lì fù shān蚊力负山 | 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 | 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其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
yù shān zì dǎo玉山自倒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 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卖,玉山自倒非人推。” |
yù shān jiāng bēng玉山将崩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shēng shān cǎi zhū升山采珠 |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 《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
měng hǔ lí shān猛虎离山 | 形容勇猛而迅速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5回:“那人使动手中双戟,犹如猛虎离山。” |
zuò shí shān kōng坐食山空 | 同“坐吃山空”。 | 明·王玉峰《焚香记·离间》:“常言道,坐食山空,宁出一斗,莫进一口。自从你来了,弄得我火尽油干。” |
ròu shān jiǔ hǎi肉山酒海 | 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 |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
yí shān kuà hǎi移山跨海 | 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 |
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jī shān zhī fēng箕山之风 | 指隐士的风范。 | 清 王晫《今世说 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 |
shēn shān mì lín深山密林 | 见“深山穷林”。 | 鲁迅《彷徨·伤逝》:“我看见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 |
yī shān bàng shuǐ依山傍水 |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 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
yín shān tiě bì银山铁壁 |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个银山铁壁。” |
shēn shān qióng lín深山穷林 |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 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
shēn shān lǎo lín深山老林 | 见“深山穷林”。 | 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
shān fū shuǐ huàn山肤水豢 | 《乐府诗集 燕射歌辞三 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 |
hàn shān bá shù撼山拔树 | 撼:摇动。摇动山岳,拔起树木。形容威势极大。 | 明·李唐宾《梧桐叶》第二折:“风呵,兀的不傒幸杀人也,方才撼山拔树,飞沙走石般起,投至央及你,可倒定息了。” |
shān kuī yī kuì山亏一篑 | 《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喻功败垂成。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 |
hǎi shì shān méng海誓山盟 | 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也作“山盟海誓”。 |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
hǎi yuē shān méng海约山盟 | 见“海誓山盟”。 | 宋·欧阳修《解仙佩》:“问海约山盟何时,镇教人,目断魂飞。” |
lí shān diào hǔ离山调虎 |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 《白雪遗音·八角鼓·精忠》:“岳老爷得胜不班师,秦桧东窗定巧计,私造金牌传假旨,暗使离山调虎计,风波亭上死的屈。” |
gāo shān jùn lǐng高山峻岭 |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
jǐn xiù shān hé锦绣山河 |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正是华丽境域,锦绣山河,好不动人歆羡呀!” |
hǎi xiào shān bēng海啸山崩 | 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 |
fān shān yuè lǐng翻山越岭 |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
dú zuò qióng shān,yǐn hǔ zì wèi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
huǒ hǎi dāo shān火海刀山 |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 京剧《智取威虎山》:“哪怕是火海刀山,也冲上前。” |
hǎi méng shān zhòu海盟山咒 | 犹言海誓山盟。 | 明·梁辰鱼《醉太平·暮愁闺怨》套曲:“海盟山咒,都随一江逝水东流。” |
bǎo shān kōng huí宝山空回 | 宝山:蕴藏、聚积宝物的山。进入宝山却空着手归来。比喻置身学府却一无所获。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
píng shān fù hǎi凭山负海 | 凭:依靠;负:背倚。依凭山峦,背倚大海。形容十分优越的地理条件。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凭山负海,东南都会,富庶之邦。” |
shèng shān cán shuǐ剩山残水 |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 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
shèng shuǐ cán shān剩水残山 |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 唐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
měng hǔ chū shān猛虎出山 |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 刘流《烈火金刚》第12回:“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 |
chǔ shuǐ wú shān楚水吴山 |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 唐 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
dì yuǎn shān xiǎn地远山险 | 险:险阻。地处边远,山势险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 |
jiāng shān rú huà江山如画 | 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shī shān xuè hǎi尸山血海 | 形容杀人之多。 | 《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 |
shān zhì yuān zī山峙渊渟 | 山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 |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逸伦之士,非礼不动,山峙渊渟,知之者希,驰逐之徒,蔽而毁之。” |
tuì rú shān yí退如山移 | 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 《吴子·应变》:“守以强弩,退如山移。” |
dēng shān yú lǐng登山逾岭 |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 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且说陈友定从厕中跳墙而逃,恐大路上或有军马追赶,也向东南角上登山逾岭,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 |
qì zhuàng shān hé气壮山河 |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
shān jié zǎo lì山节藻棁 | 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 西汉·戴圣《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 |
dēng shān mò lǐng登山蓦岭 | 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今日亲将头领差,登山蓦岭践尘埃。” |
wū shān yún yǔ巫山云雨 |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cáng zh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shēn shān dà zé深山大泽 | 泽:湖泊。深邃的山野和广阔的湖泽。引申为穷乡僻壤。比喻诗文境界深远恢弘。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23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
shān zhòng shuǐ fù山重水复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jì jì shān lín寄迹山林 |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名山胜水 | 见“名山胜川”。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名山胜水,凑着赏心乐事。” |
gāng dǐng bá shān扛鼎拔山 |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dāo shān jiàn lín刀山剑林 | 比喻险恶的境地。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7回:“慢说是开封府,就是刀山剑林,也是要走走的。” |
dàng hǎi bá shān荡海拔山 | 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 | |
bǎi èr hé shān百二河山 |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shān gōng dǎo zǎi山公倒载 |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 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 |
shòu shān fú hǎi寿山福海 | 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2回:“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 |
dào shén me shān shàng chàng shén me g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
rèn shù jiàn shān刃树剑山 | 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 |
tī shān jià hè梯山架壑 | 形容登山涉险历经艰辛。 | 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莫不梯山架壑,镪负来归。” |
dì dòng shān cuī地动山摧 | 见“地动山摇”。 |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忽即云昏雾暗,地动山摧。兵行唅啼,人伦凄怆。” |
chǐ shān cùn shuǐ尺山寸水 | 每一小块山水。 | 清·张问陶《青神舟中饮酒排闷》诗:“丹稜彭君古豪杰,对予常笑峨嵋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
qiāo shān zhèn hǔ敲山震虎 | 见“敲山振虎”。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54回:“今天一见马成龙等三人在此吃饭,俱是外乡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个人给唬住。” |
qí shān yì shuǐ奇山异水 | 异:新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 | 朱自清《山野掇拾》:“所记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骋怀。” |
fù shān dài yuè负山戴岳 | 负:背负;戴:头顶。背负高大的山岳。比喻肩负重任。 | 《周书·晋荡公护传》:“生死肉骨,岂过今恩,负山戴岳,未足胜荷。” |
shān yáo hǎi cuò山肴海错 | 犹言山珍海味。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当下山肴海错,不记其数。” |
dì bēng shān cuī地崩山摧 |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 唐 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méng shān shì hǎi盟山誓海 | 对着山海盟誓,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 | 元 王实甫《四块玉》:“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 |
guān shān tiáo dì关山迢递 | 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八出:“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 |
yīn gǔ qiàn shān堙谷堑山 | 见“堑山堙谷”。 | 郭沫若《宿楚雄》诗:“堙谷堑山通缅藏,经天纬地造蓬莱。” |
qiān shān wàn hè千山万壑 | 壑:山沟。许许多多的山和沟。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急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
zhuó jī dēng shān着屐登山 | 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 《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
shān kū shí sǐ山枯石死 | 极言年代久远。 | 明·刘基《沁园春》词:“任龙蛇歌怨,桑榆烟尽,山枯石死,毕竟何成。”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shān bēng dì tā山崩地塌 | 见“山崩地陷”。 |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 |
biǎo lǐ shān hé表里山河 |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山高水长 |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 唐 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dié shí wéi shān叠石为山 | 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宅后又构一园,大可二三顷,凿池引水,叠石为山,制度极其精巧。” |
shuǐ míng shān xiù水明山秀 | 见“水秀山明”。 | 宋·张先《满江红·初春》词:“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 |
shēn shān yōu gǔ深山幽谷 | 见“深山穷谷”。 | 《列子·黄帝》:“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 |
tóng shān tiě bì铜山铁壁 |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 《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
cáng zhū míng shān藏诸名山 | 见“藏之名山”。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tián hǎi yí shān填海移山 | 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