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始作俑者始作俑者的意思
shǐzuòyǒngzhě

始作俑者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例子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 张潮《虞初新志 姜贞毅先生传》)


基础信息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注音ㄕˇ ㄗㄨㄛˋ ㄩㄥˇ ㄓㄜˇ

感情始作俑者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谜语

近义词罪魁祸首

英语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initiator of evil)

俄语первый зачинщик

日语悪い気風(きふう)をひらいた者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始作俑者的意思解释、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亲上作亲亲戚间再结姻亲。
武不善作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胡作非为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苦中作乐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聋者之歌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所作所为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作乱犯上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作贼心虚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作壁上观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善游者溺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令人作呕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扭直作曲比喻是非颠倒。
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认贼作父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天作之合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为虎作伥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始终一贯自始至终都一样。
无恶不作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仁者能仁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