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偏信则暗偏信则暗的故事

偏信则暗的成语故事


拼音piān xìn zé àn

基本解释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暂未找到成语偏信则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偏信则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信口开合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音信杳无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水至清则无鱼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卬首信眉《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 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信及豚鱼《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难以置信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尾生之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昏地暗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明争暗斗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言而无信《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信以为真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信口开河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欲速则不达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暗香疏影宋 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一偏之论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以身作则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将信将疑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暗藏杀机
偏听偏信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暗度陈仓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通风报信清 颐琐《黄绣球》第20回:“那掌柜的说他恶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