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闾巷草野闾巷草野的故事

闾巷草野的成语故事


拼音lǘ xiàng cǎo yě

基本解释闾巷:街巷;草野:乡野。比喻民间乡野地方。

出处唐·王勃《上皇帝万言书》:“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


暂未找到成语闾巷草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闾巷草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万人空巷宋 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草偃风从
草木知威《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草衣木食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肝髓流野《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斩草除根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奇花异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野心勃勃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满山遍野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香草美人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草菅人命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野没遗贤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白草黄云唐 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草满囹圄《隋书·刘旷传》:“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饿殍遍野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草长莺飞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人非草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漫山遍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救命稻草王朔《永失我爱》:“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
风吹草动《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野史稗官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0回:“千秋莫道无金鉴,野史稗官话正长。”
草庐三顾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寸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疾风知劲草《东观汉记 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尽草。”
化若偃草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门闾之望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体国经野《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一草一木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