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装聋装哑装聋装哑的故事

装聋装哑的成语故事


拼音zhuāng lóng zhuāng yǎ

基本解释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出处茅盾《小巫》:“蔓姐几次三番乘机会说起娘在上海不知道是怎样过日子,老爷只是装聋装哑。”


暂未找到成语装聋装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装聋装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震耳欲聋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聋者之歌《淮南子 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女扮男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及至此时,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装。”
振聋发聩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装神弄鬼宋 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12出:“我舞得,弹得,唱得。折莫大擂鼓吹笛,折莫大装神弄鬼。”
装疯卖傻程道一《庚子事变演义》:“打算装疯卖傻,充作神仙附体,杀此一龙,自己便可即位。”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又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笑话,细细想去,却很有意味。”
舌敝耳聋《战国策·秦策一》:“舌敝耳聋,不见成功。”
哑口无言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装聋作哑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装模作样元 无名氏《冻苏秦》:“也不问别来无恙,放下一张饭床,上面都没摆当,冷酒冷汤,着咱如何近傍,百般装模作样。”
男扮女装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9回:“自此薛敖曹与二张,在宫则男扮女装,出外又横行无忌,强占民妻,欺奸幼女,无所不为。”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不懂装懂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浓装艳抹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大姑娘却浓装艳抹,体态轻盈的靠在寝宫门口。”
西装革履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哑哑学语《精卫石》第二回:“已生一子周岁,刚是哑哑学语。”
耳聋眼瞎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装洋蒜
低声哑气《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哑巴亏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4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旧瓶装新酒老舍《我怎样写通俗文艺》:“这八篇东西,都是用旧瓶装新酒办法写成的。”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不痴不聋《宋书 庾炳之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妆聋做哑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妆聋做哑。”
醒聩震聋陶曾佐《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一跃而登此庄严美丽之舞台中,一奋萃此醒聩震聋之盘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