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恶紫夺朱恶紫夺朱的故事

恶紫夺朱的成语故事


拼音wù zǐ duó zhū

基本解释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出处《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暂未找到成语恶紫夺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恶紫夺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予一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七年之中,一予一夺,二三孰甚焉?”
一人立志,万夫莫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万紫千红宋 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红千紫明·郭勋《英烈传》第二回:“春初花放,万红千紫斗芳菲。”
不夺农时《旧唐书·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
不念旧恶春秋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不恶而严《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丑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
东来紫气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为恶不悛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
为非作恶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为非作恶之人,前来扰乱我的公事,对也不对?”
予取予夺秦牧《拳头海岸》:“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变成了‘拳头海岸’。”
予夺生杀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争分夺秒《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争名夺利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争权夺利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争红斗紫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一出:“陌上争红斗紫,窗外莺啼燕语,花落满庭空。”
五抢六夺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从恶如崩《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恶是崩《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从恶若崩《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以大恶细
以恶报恶《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以紫为朱明·刘基《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以紫乱朱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众好众恶《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众恶必察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