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息黥补劓息黥补劓的故事

息黥补劓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 qíng bǔ yì

基本解释指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

出处《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暂未找到成语息黥补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息黥补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女娲补天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取长补短《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将功补过《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自强不息《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十全大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偃旗息鼓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无声无息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息息相关清 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拆东墙补西墙《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息兵罢战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逸乐。”
息迹静处《庄子 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亡羊补牢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一息万变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奄奄一息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将勤补拙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扼腕叹息晋 王隐《晋书 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小道消息巴金《探索集·小骗子》:“不用说,这些都是小道消息,不可靠。”
间不容息《文子·道原》:“时之变则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
左书右息《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不能书也。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
川流不息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经久不息刘坚《草地晚餐》:“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休养生息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居诸不息南朝·梁·萧纲《善觉寺碑铭》:“居诸不息,寒暑推移。”
息事宁人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瞬息万变宋 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息息相通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他这店就是华中堂的本钱,他们里里头息息相通,岂有不晓得的道理?”
于事无补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
勤能补拙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