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带减腰围带减腰围的故事

带减腰围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i jiǎn yāo wéi

基本解释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出处语出《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暂未找到成语带减腰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带减腰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缝衣浅带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安眉带眼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散带衡门《诗经·阵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拉家带口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
带水拖泥宋·叶適《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柳腰莲脸唐 韩偓《频访卢秀才》诗:“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带金佩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
连根带梢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萧队长笑着,对于这连根带梢、清清楚楚的说法,他最喜欢。”
拖泥带水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带月披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
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连枝带叶明·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三折:“谁想俺嫂狠兄毒心意歹,全不想共根同蒂,连枝带叶,把我似乞儿般抢出门来。”
膀大腰圆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一回:“对面来了一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身穿一件白纱长衫,内衬蓝夏布汗褂裤。”
偷工减料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
围城打援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逢衣浅带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逢衣浅带。”
一衣带水《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减师半德宋 陈善《扪虱新话 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又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紫袍玉带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户列簪缨姓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
局骗拐带
以点带面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砺山带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轻骑减从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所以我的主意,打算暂且不带家眷,我一个人带上几个家人轻骑减从的先去看看路数。”
行常带经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摧眉折腰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腰金衣紫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二:“何不在此处用了些?博得个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褒衣博带东汉 班固《汉书 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夹枪带棒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