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shú

家塾


拼音jiā shú
注音ㄐ一ㄚ ㄕㄨˊ



※ "家塾"的意思解释、家塾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家塾造句


  • 1.如今已经读了两年家塾的他,对堂上那对老少所讲述的一些内容,也能似懂非懂地听上一些了。

    2.其情形与当时社会上设家塾聘请塾师的情况完全相同。

    3.二十四五岁时因足跛放弃仕进,先受聘坐馆教学,后在本街路南创办“道南家塾”。

    4.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5.5岁时,祖父将干祖望带到有名的“南社四子”之一的姚石子家塾,熟读经史子集,为他后来研究歧黄之术奠定了坚实的古汉语基础。

    6.,为此“欲别建家塾一区,俾子弟肄业其中”,但终“以年高不及为,赍志以殁。

    7.贞健家塾和耀唐书室隔巷相望。

    8.该匾右上角刻着“光绪二年(1876)岁次丙子仲冬谷旦”,左下角则刻着“廿三世孙武举凤藻”等字,石匾中间从右到左刻着四个大字“玉虚家塾”。

    9.《红楼梦》里秦钟的父亲秦业虽然担任营缮郎一职,但“宦囊羞涩”,为了让儿子进入贾氏家塾读书,不得不“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10.作品以《红楼梦》原着为背景,讲述了宝玉,黛玉,宝钗等大观园的孩子在家塾读书,迫参加高考的故事。

    11.少耽文史,恣意浏览,久之,则知凡治古学,师今人不若师古人,故自出家塾,未尝师事人,盖以四部古籍具在,善学者自能得师。孙诒让 

    12.资料显示,私塾古人称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产生于春秋时期,2000余年延绵不衰。

    13.再后来,这里先后就成为了村塾、官绅富商的家塾、有声名人士的馆塾、行业、帮会、会馆的义塾等私塾学馆和武林人士的武术馆等事实公用场所。

    14.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建筑遗产和乡土文化的保护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香港大埔头村敬罗家塾文物修缮工程获得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杰出项目奖。

    15.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

    16.崇祯元年以后,这些选本就成为八大家选本的主力,持久而活跃地在文学教育,特别是家塾文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