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衣饰


拼音yī shì
注音ㄧ ㄕˋ

繁体衣飾
港台服飾


词语解释

衣饰yī shì

  1. 衣着和装饰。

    她很朴实,从不在衣饰上用心思。

    costumes;

引证解释

  1. 衣服首饰。

    清•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然人已云亡,无如何,乃亲往尽取其衣饰归。”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本説到了京给 张姑娘 添补些簪环衣饰,只算是给他弄的。”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六:“原来革命后贵族破产,所馀未没收的衣饰古玩,新经济政策初行,流到市场上,过了这两月他们便渐渐集股积聚,居然开铺子了。”

  2. 掩饰。

    汉•王符 《潜夫论·实贡》:“是故选贤贡士,必考覈其清素,据实而言,其有小疵,勿彊衣饰,以壮虚声。”
    汪继培 笺:“衣饰,犹被饰也。”
    《后汉书·王符传》:“今使贡士必覈以实,其有小疵,勿彊衣饰。”
    李贤 注:“衣饰,谓装饰以成其过也。”

国语辞典

衣饰yī shì

  1. 衣裳的式样和装饰。

    服饰

网络解释

衣饰

衣饰,是汉语词汇,

拼音是yī shì,

释义:1、衣着和装饰。2、掩饰。

分字解释


※ "衣饰"的意思解释、衣饰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衣饰造句


  • 1.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清净菩萨身上所披的雪白细纱,皆用珍珠粉勾勒纱纹线条,精心描绘出蛛丝般微妙的衣饰细节,颇具“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风范。

    2.南军不见帅旗,已是兵无斗志,士气涣散,又见一将浑身浴血、铠甲上插满箭矢,枪挑一着总管衣饰之尸首,口言总管已死,来回冲杀,以为魔神降临,大惧四散溃逃。

    3.又提到姑娘满服快了,得给他张罗衣饰。

    4.这些人物大多数情况下只以两笔浓墨构成,不辨眉目,不辨衣饰男女,或相语、或望远、或蹒跚,给作品平添了一道耐人玩味的深趣。

    5.广西的彝族按衣饰可分为黑彝、白彝、红彝三种,其语言、衣饰、习俗与四川凉山、黔西北、云南楚雄和大理等地的彝族相近,如尚黑色,过火把节等。

    6.待伏念先生提及公孙玲珑相貌时,那个冷冽的少年突然打破冰霜面具,冲着伏念右边蓝白衣饰的男子笑了笑,似有看好戏之意。

    7.容貌绝丽,衣饰华贵,面如白玉,脸若朝华,比陆无双、耶律燕、完颜萍还要美上三分。

    8.我今年40岁,老婆小我4岁,我们的女儿也9岁了,可是老婆还是很喜欢那些很“卡哇伊”的衣饰,化的妆也粉嫩得不行,成天跟朵朝阳花似的。

    9.梁栋换了身汉人的衣饰(明代服饰)便上了街,寻杠房觅了一乘二人抬的小轿,吩咐一声:“西湖!”。

    10.汀坪瑶族属于瑶族分支“过山瑶”,青包头、布扣衣、青腰带、穿草鞋是过去瑶族的衣饰特征,现在改良后的瑶族服装加入了艳丽色泽,既时尚又美观。

    11.影疏空旷的坑洼积水有粼粼晕圈低浅明漾着,萧辰羽舒缓得像老态龙钟的鹤颜老头,风低云横的烟茫高天有时能引惹短暂回忆,与夏颜笙在衣饰铺陈的“燃情地带”。

    12.一个比苏筠、王蕴华、孙毓桐还美得多的淡装少妇,虽己风信年华,但是容光美丽,丰神绝世,衣饰又极淡雅;宛如月殿仙人,降至凡间。

    13.嵊州市金吉丽针织制衣有限公司位于三江产业园区,是一家专业设计、生产、销售中高档针织服装与衣饰的民营企业。

    14.按佩戴部位的不同,苗族银饰可以分为: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脚饰等。

    15.每一件衣服都装了些记忆,访问的人、走过的路、谈过的话,仿佛都镶在衣边。有时不喜其中一件,那必定是伤心过的情节。衣饰什品,一篓子假借字。简媜 

    16.此人身着白色衣饰,正是此前在卫国小邑的那位白衣贵族。

    17.我们又可以看到李连杰衣饰整洁的样子了,他的徒弟金城武就没有那么光鲜利落。

    18.政界和工商界人士普遍衣饰讲究,言行举止规矩大方。

    19.多种史料还记载,嫘祖育桑养蚕,抽丝织锦,肇造中华衣饰文明,由于她的功德,后世尊她为“先蚕”,被誉为中华民族之母。

    20.只见他衣饰华美,气度昂然,虎步龙行,踌躇志满,一行走,一行与四下里群豪笑语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