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oluàn

淆乱


拼音xiáo luàn
注音ㄒ一ㄠˊ ㄌㄨㄢˋ

繁体淆亂

分字解释


※ "淆乱"的意思解释、淆乱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淆乱造句


  • 1.大人有所不知,是非我所独创,实乃仙人授我天书二十卷,渊深难测,玄妙非常,孟德新书不过是我假借名义,淆乱世人罢了。

    2.报纸所言,非人民所欲言,是非颠倒,黑白淆乱.

    3.但彭新云敏锐地意识到,历史问题不能搞“概略瞄准”、“大约摸”,否则容易淆乱视听。

    4.奸雄,即奸人之雄,本指淆乱是非的辩士,后来多以奸雄指富于权诈、才足欺世的野心家。

    5.他凶相毕露,终于以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的罪名把少正卯处死,并将尸体示众三天,以此威吓革新派人士。

    6.于用人行政之得失、国计民生之利疾,皆当剀切直陈,但不得摭拾浮词,淆乱视听,致启结党倾轧之渐。

    7.本非商品房,却非要往商品房上靠,仿佛有掩人耳目、淆乱视听的目的。

    8.泛化则会淆乱视听,直接后果是真正的弱势得不到关照。

    9.他们纷纷现身说法,怒斥江家暗中派出淆乱视听的人。

    10.毕竟人与妖相差太近,妖精不畏阳光和火,混杂在人群中,淆乱视听,误人歧途。

    11.这说明,电影分级制度早就该实行了,免得淆乱视听;还有,正经人也有俗的一面,人之大伦,躲不过。

    12.他认为一旦“勒铭寡取信之实,刊石成虚伪之常”,直接的坏处是“真假相蒙”,淆乱视听。

    13.一种现象的萌发,不必要非披上文化的外衣来进行评价,有时让现象赤裸着更容易让人看清,如果把什么都假以文化之名,世间乱象就淆乱视听了。

    14.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15.但那帮来考试的家伙想必就是走个过场,通过这种并不能证明什么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专业素质如何“过硬”以淆乱视听,让社会认为他们不是吃干饭的。

    16.司马光前日上殿乞出知许州,并言方今是非淆乱难明。

    17.1985年,他出版《李敖千秋评论》丛书时,其中的一册被台北警备总部以“淆乱视听,挑拨政府与人民情感”为由被扣下。

    18.谗邪奸佞之臣,反复无常,淆乱是非,无所作为,就算是明智的人,也很可能被他们迷惑。

    19.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童贻鸿,罪名之吊诡,之淆乱视听,令人震惊。

    20.那个奸商利用假消息来淆乱听闻,使得货价暴涨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