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n

力田


拼音lì tián
注音ㄌㄧˋ ㄊㄧㄢˊ


词语解释

力田lì tián

  1. 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

  2. 古时乡官名。汉置。

引证解释

  1. 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

    《战国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
    《汉书·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
    唐•司马扎 《卖花者》诗:“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清•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今诚兴水利,教民力田,则西北可復为财赋之藪矣。”
    易宗夔 《新世说·雅量》:“徐竹逸 与弟 竹虚 独守敝庐,昼则力田,夜不废读,儼如太平之世。”

  2. 古时乡官名。 汉 置。

    《汉书·文帝纪》:“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子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
    宋•苏轼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之二:“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国语辞典

力田lì tián

  1. 致力于农事。

    《战国策·赵策二》:「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

网络解释

力田

力田,汉语词语,

拼音:lì tián

意思是努力耕田。

(Leten, Chinese words mean to plow.)

分字解释


※ "力田"的意思解释、力田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力田造句


  • 1.在仙山一番历练后,子龙认识了不少朋友也收编了一杆匪寇,经郡丞通过察举将其定为‘孝悌力田和荐举勇武之士’入军为官。

    2.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谋者难为全。

    3.“馀力田”则是农户“行有余力”自行开垦的田地。

    4.例如,相距仅100到200公里的成组风力田可以弥补其中某一块由于无风导致的几小时的零产出。

    5.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6.汉代另一个重要选官制度是孝悌力田,始于汉惠帝四年(前191),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父母、敬兄长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

    7.但有时“余力田”也有“旱田”与“定收田”之分,总之,关于“余力田”问题比较复杂,将另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