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ăi

采取


拼音căi qǔ
注音ㄘㄞˇ ㄑㄩˇ

词性动词
繁体採取



词语解释

采取cǎi qǔ

  1. 采纳听取;选取实施;采摘;收取。

    采取菱角。

    adopt; employ; take;

引证解释

  1. 搜集选取;采用。

    《汉书·刘向传》:“故採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清•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凡事名物名,切於今者,皆採取而假借之。”

  2. 采伐;采摘;开采。

    《元典章·户部二·官吏》:“合用柴薪,斟酌周岁可用数目,於农隙时……差倩人力騐数採取。”
    《水浒传》第九八回:“叶清•后被 鄔梨 差往 石室山 採取木石。”
    清•朱仕琇 《重游灵应峰记》:“峰上古木万株,多产药卉,邨人採取之。”
    1. 采集;收取。 《汉书·王莽传中》:“命县官酤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其日,降甘露於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
    《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七年》:“开 燕南、山东 河泊之禁,听民采取。”

  3. 择取;选用。

    汉•王充 《论衡·书解》:“能令其言可行,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唐•元稹 《<乐府古题>序》:“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
    清•顾炎武 《桃叶歌》:“越州 女子颜如花,中官采取来天家。”

国语辞典

采取cǎi qǔ

  1. 选择取用。

    《汉书·卷三六·刘向传》:「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水浒传·第九八回》:「叶清后被邬梨差往石室山采取木石。」

    选取 采纳 采用

网络解释

采取

采取,指采纳听取;选取实施;采摘。语出《汉书·刘向传》:“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分字解释


※ "采取"的意思解释、采取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采取造句


  • 1.结论该蓄电池厂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

    2.方法采取绞股蓝试管繁殖苗插条及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研究不定根的生成及激素对生根过程的影响。

    3.几天来我有意对蜘蛛采取井水不犯河水的方针,权且随它去.

    4.他打算从后面盯住领先的几名运动员,在铃响时采取行动。

    5.郑学青精通法律,非常清楚自身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但由于缺乏敬畏之心,反而利用其深谙司法机制的优势,采取订立攻守同盟等措施来精心布局。

    6.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环保措施,由此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公园和公共绿地。

    7.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环保措施,由此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公司和公共绿地。

    8.区*席马启智赴中部干旱带部署抗旱救灾,要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绝不能让一个灾区群众忍饥受渴。

    9.专案组民警循线追踪,耗时半年奔赴郑州、扬州等地,将此案的上家、下家等涉案21人均已采取强制措施。

    10.孙岩采取虚列临时工工资的手段,先后从灭火局财务账上套取现金2700万元,将其中2451万元给灭火局职工发了承包奖,剩余的钱由孙岩独自一个人保管。

    11.同步推进西部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着重采取七条基本对策。

    12.可以采取疫苗接种和其他预防措施。

    13.由于最初可得的疫苗将不够用,可考虑采取阶梯式方式为特定人群接种疫苗。

    14.要知大道无形,有以外肾举起为活子时采取之候者非矣。

    15.接羔育幼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牲畜的总增率,类乌齐县农牧局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采取积极措施保障接羔育幼工作的良好开展。

    16.可是,尽管采取了这些强硬的安全措施,人们还是认为,就是与它类似的一个实验室泄漏了口蹄疫病毒,感染了附近的牲畜。

    17.然而,尽管采取了这些严密的安全措施,据认为还是有一个与其类似的实验室发生了口蹄疫病毒泄露,感染了附近的牲畜。

    18.对于亚洲篮坛越刮越凶的“国际纵队”,中国男篮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

    19.弗洛特曼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如果要阻止非法捕捞行为,必需化更大努力增加透明度,而且对非法捕鱼船要采取更严厉的打击措施。

    20.针对国际教育贸易的四种方式,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建造现代开放的教育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