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拼音qǔ yì
注音ㄑㄩˇ ㄧˋ

词性名词
繁体曲藝

词语解释

曲艺qǔ yì

  1. 小技。古多指医卜以至书画之类的技能。

引证解释

  1. 小技。古多指医卜以至书画之类的技能。

    《礼记·文王世子》:“曲艺皆誓之。”
    孔颖达 疏:“曲艺谓小小技术,若医卜之属也。”
    唐•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曲艺争工巧,彫机变组紃。”
    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本朝文人墨客以书画供奉内廷,寖被知遇者,指不胜屈……可知生际圣明,虽曲艺微长,不忧沦弃。”

  2. 流行于人民群众中的、富有地方色彩的各种说唱艺术,如弹词、大鼓、琴书、道情、评话、相声、快板等。演出时演员人数较少,一般只有一至二三人,道具也很简单。

    陈云 《关于评弹》:“评弹的语言比较其他曲艺来得精练、细腻,特别是具备了说表的特点。”

国语辞典

曲艺qū yì

  1. 技能。

    《礼记·文王世子》:「曲艺皆誓之。」
    唐·孔颖达·正义:「曲艺为小技能也。」
    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曲艺争工巧,雕机变组紃。」

曲艺qǔ yì

  1. 流行于民间、富有地方色彩的各种说唱艺术。一般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部分以代言为主,叙述为辅,分脚色拆唱。多数并与民间音乐、各地方言关系密切。演出时演员人数较少,仅一至二三人。道具简单,形式多样。

网络解释

曲艺 (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

分字解释


※ "曲艺"的意思解释、曲艺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曲艺造句


  • 1.昨天下午,重庆市少儿曲艺基地在江北区五里店小学揭牌。

    2.2日至3日,省第四届曲艺节观摩演出在马尾区马江剧院上演,来自省直单位和全省各区市的选手分别参加了少儿曲艺、鼓曲唱曲、北方曲艺、韵诵等比赛。

    3.民国时期曲艺演员是很艰难的,要陪吃陪喝陪酒,但她在大帅府仍然拒不陪酒。

    4.而里面欢声笑语,曲艺弹唱声此起彼伏,正是宴席正酣时。

    5.韩波说,目前,曲艺团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剧本创作,他们正在与编剧王宏沟通,预计到11月底剧本基本完工,届时再与导演胡宗琪一起召开研讨会。

    6.导演张绍荣表示,为了将近年已很少在舞台表演的十不闲曲艺形式融入北京曲剧表演中,剧团中还有专门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进行指导。

    7.由中国曲艺家协会组织的艺术团23日晚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首演,为当地观众展示相声和苏州评弹这两个中国南北曲艺的代表形式。

    8.记者还在趵突泉公园白雪楼大戏台观看戏曲表演,并走访大明湖畔的明湖居,观看山东大鼓、琴书等具有山东特色的曲艺演出,感受济南“曲山艺海”的文化特色。

    9.她长袖挥舞,浅唱婉转,一口标准的“中州韵姑苏音”,让南京观众感受到了昆曲艺术的优雅与魅力。

    10.“小调子作了号召群众的工具,金钱板代替了枯燥无味的演词!”郑光路这样概括川剧、曲艺在抗战时期巨大的宣传作用。

    11.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复州东北大鼓起源于京韵大鼓和山东大鼓,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12.在这里,皮影、木偶、秧歌、碗碗腔、中路梆子等戏曲艺术深入人心,素有“无孝不成班”之说。

    13.梨花大鼓,又称犁铧大鼓、山东大鼓,是山东的一种传统曲艺,属于我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鼓曲形式,被尊为“北方大鼓艺术之母”。

    14.虽然分别是中国曲协和上海曲协的*席,又各自是南北曲艺界的领军人物,但姜昆和王汝刚的心意一致,他们都希望把曲艺“做大”。

    15.记者从市群众艺术馆获悉,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省群星奖戏剧、曲艺类大赛中,我市取得三银一铜的好成绩,位居全省三甲。

    16.仅2012年,“文化超市”共配送柳腔、茂腔、吕剧、曲艺专场、节庆演出、广场演出等惠民演出1000多场。

    17.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袁雪芬、范瑞娟、张桂凤主演。

    18.晚会期间,20名选手的卡拉OK比赛、小品、舞蹈、曲艺、武术等节目表演穿插其间,加上扣人心悬的幸运大抽奖,三个多小时的节目紧凑连贯,高潮迭起。

    19.日前,国家二级演员、福建曲艺家尤春成来到鲤城区昇文小学,为该校高年级学生传授闽南戏曲。

    20.襄汾县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大量传说故事、幽默笑话、歌谣民谚、谜语曲艺以及歇后语等,涌现出许多善说故事的“古话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