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主体


拼音zhǔ tǐ
注音ㄓㄨˇ ㄊㄧˇ

词性名词
繁体主體



词语解释

主体zhǔ tǐ

  1. 事物的主要部分。

    信的主体

    main body; main part; principal part;

  2. 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主体和客体。

    subject;

  3. 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民事主体"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eab91de43>法律关系主体。主体"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3c1c55c9c>犯罪主体。国际法主体

引证解释

  1. 指君主的统治地位。

    《汉书·东方朔传》:“﹝ 接舆、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 五帝 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2. 事物的主要部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为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 中国 的老百姓。”

  3. 哲学名词,和“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4. 法学用语。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国语辞典

主体zhǔ tǐ

  1.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

    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客体

  2.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 权利义务所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 即为客体。

网络解释

主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ǔ tǐ,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

分字解释


※ "主体"的意思解释、主体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主体造句


  • 1.水上运动中心也已就位。曾经以为是华而不实的主体育场,现在也备受青睐,各足球俱乐部为获得使用权而展开了争夺。

    2.龙头主体选用优质精铜锭,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重力浇铸工艺,经精密机械加工制造,浑然天成,坚固耐用。

    3.上周,一个通往主体育场的行人过街天桥倒塌,而两位游客在新德里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遭受枪击受伤则更增添了组织者的困境。

    4.要加强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问题该发现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匿情不报、不处理就是渎职。

    5.渎职侵权犯罪主体多是思路敏捷、能言善辩者,很难发现蛛丝马迹,找到突破口。

    6.城市无产阶级和农村涌入城市的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构成了中国无产阶级的主体。

    7.其屋顶主体部分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

    8.供销社是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的重要主体。

    9.主体、伞裙、底座三者为整体结构,底座的迎风面为流线形。

    10.因此,在保障语体文作为现在语文教学主体的前提下,也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

    11.壮大市场运行主体,支持现有会展企业组建股份制会展企业集团,支持外商和沿海企业到重庆投资会展业,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落户重庆。

    12.边缘心理催生了扬州文艺的狂狷之风、女性情结和狭邪潜流,其本质都是文艺主体为满足自身心理和社会需求而出现的文艺自赎行为。

    13.它将“情”提升到本体地位,以突出人的日常物质生活欲求的合理性和对它的表现的“迩言”、“真情”之美,成为以新的市民趣味为代表,以小说戏剧为主体的新的艺术观念。

    14.一汽集团投资主体正日益多元化,并逐步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过渡。

    15.张承高速老虎沟大桥位于河北省张北县战海乡桦皮岭,该大桥为上下行分离式车道,2013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

    16.匣子里是一个寸许长的金镶玉吊坠,吊坠主体是一个古钱币大小的赤色宝石,正在叶城手中散发着犹如呼吸般时盛时弱的光芒,煞是奇异。

    17.结合新一轮全国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提出了都市经济区的新概念。

    18.主体完工的新民学会仿古牌楼成为新民路的一道景观。

    19.为了完善建立在组稿工作基础上的选稿工作,使组稿与选稿共同服务于办刊宗旨,还需编辑恰当发挥其主体作用。

    20.国内旅游市场是四川旅游市场的主体,而开发国内旅游市场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市场细分,从中选择目标市场。


  •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