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shù

众庶


拼音zhòng shù
注音ㄓㄨㄥˋ ㄕㄨˋ

繁体眾庶

分字解释


※ "众庶"的意思解释、众庶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众庶造句


  • 1.由于“二世……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于是“自群卿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过秦论》)。

    2.因此,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成其德。

    3.众庶之情,莫不欲苟安无事而保身自便者,孰肯淹留辛苦于泥涂横潦之中。

    4.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群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至众庶。

    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6.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庚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辩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王安石 

    7.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

    8.遂被害,时年七十三,众庶痛惜焉。

    9.首相止采选美女,陛下当日容纳,即行停止,此美德也;臣下共知,众庶共闻,天下景仰。

    10.其“齐众庶,抑兼并”、“经济管制”等思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11.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罢潞,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众庶诽谤,诸侯不誉。

    1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司马迁 

    13.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4.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

    15.匈奴不敬,辞言不顺,负其众庶,时为寇盗,挠边境,扰中国,数行不义。

    16.您由高天监临,注视您权威下的子孙;您由庄严的王座,视察大地的众庶。

    17.朝霞之下任遥望,起伏无比几山河,吾人精锐军威壮,盟邦众庶皆康宁,满载光荣啊,关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