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


拼音kē jǔ
注音ㄎㄜ ㄐㄨˇ

词性动词
繁体科舉

分字解释


※ "科举"的意思解释、科举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科举造句


  • 1.有唐一代,文人因科举而逃禅与僧人因科举而还俗屡见不鲜。

    2.唐,因循“干禄字书”,科举要求正字法,书楷书。

    3.事实上,到了明朝后期,八股文已经变成科举制义文章的一种泛称。

    4.于此配套的是他规定科举考试不再以朱熹的注释为标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要求统一答案。

    5.而名为“阿芙乐尔”的疗养基地位于利佩茨克州境内风景如画的顿河沿岸,周围遍布名胜古迹,起拍价为9920万卢布,9月16日在莫斯科举行拍卖会。

    6.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多向往在科举中名列前茅,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7.毕竟除了时断时续的科举之外,混进官府当小吏,几乎是民间才俊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

    8.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9.他是贾府的继承人,是贾家的希望所在,他应该走一条科举荣身之路,以便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10.张飞三人也不驱使,任由三匹马慢慢的走着,路上偶尔谈论这次科举,偶尔谈论天下大事,宋海多一身学问不俗,针砭时弊,字字切中要害。

    11.(4)汉以后因袭博士官学制度(宋以后科举制度犹是变相官学),以利禄熏人心,以权威约真理,经世致用,空存美谈,钓名渔利,长留秽德。

    12.胡说,就算不去科举,书,你也要读!立世存身怎能不知圣贤书中的微言大义?等你接了差事,每天还要读书,不可荒废。

    13.你装,你继续装,十年读书就是为了这一天的成绩,居然表现出不知道,尤其是装的还这么像!“少爷,今天是科举考试看成绩的一天。

    14.自隋唐以来,中举被称为“蟾宫折桂”,“桂林一枝”成为出类拔萃的代名词,科举考试称为“桂科”。

    15.【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16.蒲松龄10几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72岁才成为贡员;范进中举,就是中考,考了至少十二三次。

    17.无论你皇帝贴不贴黄榜,科举考试都是要进行的。

    18.据说这项折桂的名字来历还有些意思,那是他父亲在世时,期望他这唯一的独生儿子能在三年一大考的朝廷科举考试中,一举夺的头名状元,来个蟾宫折桂。

    19.我国的高校招生政策既借鉴了西方的招生考试模式,又深受传统科举考试文化的影响。

    20.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因要求以这种书体应考,所以,又有“干禄体”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