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ăng

讲义


拼音jiăng yì
注音ㄐㄧㄤˇ ㄧˋ

词性名词
繁体講義


词语解释

讲义jiǎng yì

  1. 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或资料。

    teaching materials;

引证解释

  1. 讲说经义。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初,帝创 同泰寺,至是开 大通门 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 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北史·崔暹传》:“子 达拏,年十三,令儒者 权会 教其解《周易》两字,乃集朝贵名流,命 达拏 高坐开讲。同郡 眭仲让 阳屈服之, 暹 用 仲让 为司徒中郎。 鄴下 为之语曰:‘讲义两行得中郎。’”宋•梅尧臣 《闻临淄公薨》诗:“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 萧匡。”

  2. 指讲解经义的书。 宋•汤羲 有《周易讲义

    宋•邢昺 《<孝经注疏>序》:“今特翦裁元疏,旁引诸书,分义错经,会合归趣,一依讲説,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

  3. 宋•代经筵进讲的讲稿。 宋•王应麟 《困学纪闻》卷八:“古之讲经者,执卷而口説,未尝有讲义也。

    元丰 间, 陆农师 在经筵,始进讲义。”

  4. 指教师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

    明•章懋 《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增筑学舍,使士皆肄业其间,而刊示 宋•诸儒讲义,使之诵习。”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绪言》:“近人所著之教授法讲义,转相沿袭,乖谬甚多。”

国语辞典

讲义jiǎng yì

  1. 阐释说明书籍的义理。

    《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2. 古时臣子将讲授给帝王研习的资料预先撰拟出来,称为「讲义」。

    宋·邢昺〈孝经注疏序〉:「会合归趣,一依讲说,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

  3. 学校教师为学生编辑的讲授资料。

网络解释

讲义

讲义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ǎng yì,指对文章(课本)其内容所撰写的总体概要含义。出自《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分字解释


※ "讲义"的意思解释、讲义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讲义造句


  • 1.今年春季,南京中小学正式实施“一费制”,要求除书本费、作业本费和必要的讲义费之外,学校不得要求学生交代办费用。

    2.建党节到了,党号召你对我好,你要记得听党话:朋友之间要讲义气,一辈子情谊记在心里,小小短信传心意,有空记得常联系。让我们将友情进行到底!

    3.她算了一下,当时的借读费是9800元,每学期学费1500元,住宿费500元,开学还有书本费、资料费和讲义费等等。

    4.更不乏有学者在教学中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如此一来,讲义不是简单的课堂实录文字版,更是有诚意的学术结晶。

    5.也是我这个人太讲义气了,所以也惹了一个**烦上身了,当初黄海中学造房子缺钱,要向银行贷款,那个金天来求我担保,我也没有动脑子,就帮他担保了。

    6.寒千里颌首微笑,其实他虽然相信王绝的眼光,不过这半个月来,他也暗中观察阿木品行,虽然有些杀气过重,但绝对是重恩讲义,磊落光明之辈。

    7.通过此事,说明王很讲义气,很有点江湖气。

    8.好汉子这三个字可不是在说我,但是讲义气我还马马虎虎。

    9.黄女士说,虽然事故并不严重,林先生也讲义气地负担了所有修车费,但看着自己新崭崭的汽车被毁容,心里还是非常不痛快。

    10.这里的三街六巷都是他管的,鹏哥人也比较讲义气,所以手下的小弟很多的!

    11.作业本费的收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22元,其中含讲义费8元;初中每生每学期35元,其中含讲义费15元。

    12.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本费包含学生簿本费、讲义费,具体标准为:小学每生二十二元,初中每生三十八元。

    13.赵子龙不但勇猛善战,且相当讲义气,是中国人心中最完美的男人形象。

    14.他出身贫寒,为人正直,性情豪爽、颇讲义气,为同伍所尊重。

    15.他根据学校《暂行简章》第25条,立即开除这两名学生,并请准甘肃教育司长马邻翼发文学生原籍,追回学膳费和讲义费。

    16.优点是业务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强、也比较讲义气;缺点是自控力很差、爱卖弄才学、喜欢混江湖、作风不检点。

    17.说你有时候热情讲义气,有时候又卑鄙不尽人情,你好像生活在自己的角色中,让人分不清真假。

    18.而好多京剧段子中也喻含着佛法理念,如《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讲忠,《赵氏孤儿》讲义,《乌盆记》讲因果。

    19.大学时*弯留学生一绪讲义受书繁字体书。

    20.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本费包含学生簿本费、讲义费,具体标准为:小学每生22元,初中每生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