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道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道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bēi bēi bù zú dào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而世人不知。懵懵然以为崇德报功,向龟蛇而叩首,对木石而鞠躬,此多是猾聃诡谲,妖佛妄为,卑卑不足道也。”
tí míng dào xìng题名道姓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shǔ huáng dào hēi数黄道黑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没有中心地随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hú shuō luàn dào胡说乱道乱编瞎说,胡说八道。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孙、曾孙、重孙。一个孩子领悟天道,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错过了。”
rén dào zhǔ yì人道主义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
shì dào jiāo lí世道浇漓世道:社会风气;浇漓:人情淡薄。社会人情冷漠刻薄。鲁迅《随感录·人心很古》:“慷慨激昂的人说:‘世道浇漓,人心不古。’”
zhōng yōng zhī dào中庸之道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dào bàng kǔ lǐ道傍苦李同“道边苦李”。唐·许浑《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诗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dú xíng qí dào独行其道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tiān dào hǎo huán天道好还旧指恶有恶报。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dào dé wén zhāng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宋·辛弃疾《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xián cháng dào duǎn嫌长道短犹苛求责备。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一般儿大的人,怎么我的赔送就该那等苟简,姐姐有这些人给办妆奁还嫌长道短?这话怎么讲?”
lùn cháng dào duǎn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qí dào wáng yáo其道亡繇亦作“其道无由”。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
dào tīng tú shuō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yáng cháng xiǎo dào羊肠小道原指太行山上一条小道。后形容狭窄曲折而又险峻的山路。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5回:“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
bèi dào ér xíng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dào mào lǐn rán道貌凛然犹道貌岸然。《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xián hǎo dào è嫌好道恶见“嫌好道歉”。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的,说着蹋了他的院子。”
xiān fēng dào qì仙风道气犹仙风道骨。明·屠隆《彩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着宫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bèi dào jiān jìn倍道兼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尔其倍道兼进,以慰朕怀。”
shí èr dào jīn pái十二道金牌金牌: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比喻紧急的命令。《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shēng cái zhī dào生财之道生财:获得财富。发财的门路。《孔子家语 王言解》:“此则生财之路,而明王节之。”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生天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个做官的,天生下这等道貌,是个神仙中人。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错过了。”
fù dào rén jiā妇道人家妇道: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指成年女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妇道人家,不便十分作主。”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fēi shēng一人得道,鸡犬飞升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shùn dào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顺道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晋·司马彪《战略》:“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dào gāo dé zhòng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dào lù yǐ mù道路以目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怒怨;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国语 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tì tiān xíng dào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míng luó hè dào鸣锣喝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
kāi luó hè dào开锣喝道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张扬炫耀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每逢出门,定要开锣喝道,叫人家认得他是官。”
lùn duǎn dào cháng论短道长见“论长说短”。欧阳山《苦斗》:“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dào gāo wàng zhòng道高望重犹言德高望重。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chuán dào shòu yè传道受业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ào yì yǒu dào盗亦有道强盗也有强盗的一套道理;做强盗的人;有时也讲道义。庄周《庄子 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héng xíng bà dào横行霸道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lí jīng pàn dào离经叛道离:背离;叛:背叛;经:儒家经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规范。背离、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泛指背离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言论或学说的行为。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lè dào wàng jī乐道忘饥谓醉心于圣道。《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dào lù jí jí道路藉藉藉藉:杂乱众多的样子。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执事胸中方略,非局外人所能窥,而道路藉藉,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而从事于武力解决。”
bīng gé mǎn dào兵革满道兵:兵器;革:甲胄。兵器装备胡乱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汉·王充《论衡·寒温》:“六国亡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
miào yán yào dào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
yán yǔ dào duàn言语道断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páng mén wāi dào旁门歪道指不正经的东西。
yī yǔ dào pò一语道破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bān jīng dào gù班荆道故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
bīng xíng guǐ dào兵行诡道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先秦 孙武《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
qí dào wú yóu其道无由见“其道亡繇”。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
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论语 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liù dào lún huí六道轮回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唐 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圣人有以见六趣轮回,是无明网,故决之以定力。”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ào ér bù jìng道而不径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yào yán miào dào要言妙道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xián hǎo dào qiàn嫌好道歉说好道坏。谓挑剔苛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这些杀才,劫掠良家妇女,在此歌曲,还有许多嫌好道歉。”
zuò shě dào páng作舍道旁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作舍道旁,议论多而难成。”
zhì dé yào dào至德要道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说会道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dào lù zhǐ mù道路指目指目:手指而目视。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用眼看着。形容事情十分明显。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道路指目,当非空穴来风。”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shì dào rén xīn世道人心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明·袁宏道《李温陵传》:“细心读之,其破的中款之处,大有补于世道人心。”
shuō lái dào qù说来道去指众说纷纭。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一大伙人,你一句,我一句,说来道去,搞得好几个生产组长也五心不定,都不开口了。”
diǎn tóu dào shì点头道是道:说;是:对。表示赞同。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不觉点头道是。”
lè dào ān pín乐道安贫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hú mèi yǎn dào狐媚魇道谓行为妖邪。《红楼梦》第二十回:“你总不听我的话。倒叫这些人教的你歪心邪意、狐媚魇道的。”又第四四回:“我说那孩子倒不像那狐媚魇道的。”
shī hǔ dāng dào狮虎当道危险的阻障,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
fēn dào yáng biāo分道扬镳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wǎng dào shì rén枉道事人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fèng dào zhāi sēng奉道斋僧奉:信奉;斋僧:供僧人吃饭。指信教行善。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dào gāo yì ān,shì gāo yì wēi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史记·日者列传》:“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dào jìn tú dān道尽途殚同“道尽涂穷”。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dào gǔ jī jīn,yán yuǎn hé jìn道古稽今,言远合近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
kuā qiáng dào huì夸强道会会:能。夸耀自己能力强、本事大。亦作“夸强说会”。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他那里夸强道会施英武,着俺那有恩有义的新尊父。”
èr xiān chuán dào二仙传道两位神仙共同传授道法。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传道去罢!’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讫。”
dào gǔ xiān fēng道骨仙风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bān jīng dào jiù班荆道旧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典出《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共议归楚,事朋友世亲。”
dào cháng lùn duǎn道长论短指评论好坏是非。丁玲《三日杂记》:“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一片,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娃娃们跑来跑去,喊着妈,哄笑着,闹成一片。”
dào tóng zhì hé道同志合犹言道合志同。宋·司马光《又谢庞参政启》:“尝托僚寀,获友高明,道同志合,出处如一。”
féng shān kāi dào,yù shuǐ zào qiáo逢山开道,遇水造桥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奉旨出朝,地动山摇,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shuō gǔ dào jīn说古道今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xié mó guài dào邪魔怪道犹言邪魔歪道。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
bèi dào ér jìn倍道而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yǎng shēng zhī dào养生之道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庄子 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唐 成玄英疏:“遂悟养生之道也。”
dàn fàn zhī dào啖饭之道啖:吃。指谋生的途径、方法。鲁迅《隐士》:“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
dào tīng ěr shí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清·叶燮《原诗·外篇下》:“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gōng dào dà míng公道大明公道:公正的原则或道理。公正的道理得到显扬,正义得到伸张。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郡中缙绅、耆老、邻里,公书公呈,一齐并进,公道大明。”
bù kě shèng dào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史记 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shuō xián dào dàn说咸道淡说别人闲话。
qīng bì chuán dào清跸传道清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指皇帝出行前呼后拥清道。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6回:“两街仪卫喧阗,清跸传道,人马森列,多官俱上马远送,太尉悉令免之。”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道三不着两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苏王文<桂枝香>》:“道三不着两,四下乱倡扬,取得经来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xié mén wāi dào邪门歪道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wèi zú wéi dào未足为道足:值得。不值得一提。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长髭旷禅师法嗣》:“若与他作对,即是心境两法能所双行,便有种种见解,亦是狂慧,未足为道。”
chái láng dāng dào豺狼当道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bào nüè wú dào暴虐无道残暴狠毒,丧尽道义。《晋书 桓彝传》:“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dào shān xué hǎi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jiā dào xiǎo kāng家道小康家道:家境;小康: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的生活。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宋·洪迈《夷坚志》。
bó dào wú ér伯道无儿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唐 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wèn dào yú máng问道于盲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tiān dào wú qīn天道无亲谓天道公正,无偏无私。《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