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行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行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xíng bù yú fāng行不逾方谓行动不逾越法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上论》:“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智:智谋,指巧诈,诡辩。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汉·刘向《说苑·臣术》:“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bù hù xì xíng不护细行指不注意小节。语出《书 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主。”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厉行见“砥节励行”。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zhī nán ér xíng知难而行明知困难却仍然去做。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sì yì héng xíng肆意横行肆意: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亦作“肆虐横行”。宋 欧阳修《再论置兵御贼札子》:“数千里内,杀人放火,肆意横行,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shēng zhī ān xíng生知安行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zào cì xíng shì造次行事匆忙做事。
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huì dé gòu xíng秽德垢行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
xíng yín zuò yǒng行吟坐咏吟:吟咏;咏:歌唱。走着念诵,坐着歌唱。形容到处都在读书。《南史·郭祖深传》:“陛下昔岁尚学,置立五馆,行吟坐咏,诵声溢境。”
xíng cáng yòng shě行藏用舍行:做,实行。藏;退隐。用:任用。舍:不用。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xiǎo xíng yè sù晓行夜宿天亮启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晓行: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夜宿无辞惮。”
fēng chè léi xíng风掣雷行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清·无名氏《游越南记》:“洋场马路,纵横井井,虽不及上海之平坦,而马车洋车往来络绎,风掣雷行。”
yán xíng yī zhì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yī yì gū xíng一意孤行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xíng tóng gǒu yǒu行同狗豨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战国·宋·墨翟《墨子·耕柱》:“伤矣哉!言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晋 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
xié xíng héng zhèn斜行横阵指飞行的雁阵。大雁飞行时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形,故称。宋·苏轼《水龙吟》词:“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qī shí èr háng七十二行泛指各行各业。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yán xíng xiāng gù言行相顾谓言行不互相矛盾。《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反其道而行之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
bān gōng xíng shǎng班功行赏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bāo jū gōng xíng苞苴公行苞苴:蒲包,指馈赠的礼物;公行:公开。公开用金钱、财物贿赂别人。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
jiè gōng xíng sī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fēng xíng yī shì风行一世谓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
fēng xíng yī shī风行一时风行:象刮风一样流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jiān tóng guǐ yù,xíng ruò hú shǔ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kǔ xíng shú zuì苦行赎罪执行忏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补偿罪行。
jié jiǎn gōng xíng节俭躬行节俭:节省,节约;躬:亲自。生活俭朴,以身作则。清·顾炎武《骊山行》诗:“贤妇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
què xíng qiú qián却行求前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语出《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
gǒu xíng láng xīn狗行狼心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láng xīn gǒu xíng狼心狗行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gū xíng yī yì孤行一意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pú fú ér xíng匍匐而行蹑手蹑脚地走动或慢慢地走动。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jìng qíng zhí xíng径情直行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shì zài bì xíng势在必行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suí háng jiù shì随行就市谓按市场行情行事。
zhí dào ér xíng直道而行比喻办事公正。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yī yán yī xíng一言一行每句话,每个行动。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xíng bù fù yán行不副言谓言行不一。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xíng jùn yán lì行峻言厉行:行为;峻:严厉。行为和言语都十分严厉。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jié shēn lèi xíng洁身累行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缧”。宋·曾巩《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士之能修其内,洁身累行者,非自好之笃莫能至,而世亦罕能知之也。”
yán xíng bù fú言行不符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liú xíng kǎn zhǐ流行坎止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已。”
chá yán guān xíng察言观行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
zhí qíng jìng xíng直情径行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yán bù jiàn xíng言不践行践行:履行。说了的话不能实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此刻害我做了个言不践行的人,我气的就是这一点。”
léi lì fēng xíng雷厉风行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lìng xíng jìn zhǐ令行禁止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yì xiù zhòu xíng衣绣昼行昼:白天。穿了锦绣衣服在白昼行走。比喻在本乡作官,或富贵后回到故乡。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既传》:“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dú xíng dú duàn独行独断同“独断独行”。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三句不离本行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yán duō shāng xíng言多伤行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无记性,言多伤行。”
niǎo shòu xíng鸟兽行像飞禽走兽一样的行为。比喻乱伦。《周礼·夏官·大司马》:“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hè xíng jī qún鹤行鸡群同“鹤立鸡群”。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yú guàn yàn xíng鱼贯雁行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xíng xíng zh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jí shí xíng lè及时行乐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zhuó ěr dú xíng卓尔独行谓超越众人,不随俗浮沉。《后汉书·东海恭王彊珙传》:“王恭谦好礼,以德自终,遣送之物,务从约省,衣足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李贤注:“《前书》曰:‘卓尔不群者,河间献王近之矣。’”
gōng xíng tiān fá恭行天罚奉天之命进行惩罚。古以称天子用兵。《尚书 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xíng xiá hǎo yì行侠好义谓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biàn fú guǐ xíng变服诡行变:更换;服:服装;诡:诡秘。更换服装,秘密赶路。唐·韩愈《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变服诡行,日倍百里。”
tuō gōng xíng sī托公行私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yán wén xíng yuǎn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明·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yòng xíng cáng shě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yān shì mèi xíng烟视媚行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shù shēn xiū xíng束身修行束身:约束自身。约束自身,修养德行。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往者群气争夺,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chàng xíng wú ài畅行无碍毫无阻碍地通行或流通。多指事情能顺利地进行。亦作“畅通无阻”。
xiǎng è xíng yún响遏行云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hǔ bù lóng xíng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宋书 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mài qiào xíng jiān卖俏行奸谓卖弄媚态诱惑人,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俺好意的张筵置酒,你走将来卖俏行奸。”
xíng jiān mài qiào行奸卖俏谓恣淫行邪,弄姿作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那张荩及风流子弟,只晓得三瓦两舍,行奸卖俏,是他的本等。”
zì xíng wú jì恣行无忌恣:放纵,无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无顾忌。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dài chāi dài xíng代拆代行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其时抚台请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xiàng jī xíng shì相机行事相:察看;机:时机。看着机会灵活地做事情。明 施耐庵《水浒传》:“吴用听罢,对宋江计议,便唤时迁、石秀近前密语道:‘如此依计,往花荣军前,密传将令,相机行事。’”
lù xù yuān xíng鹭序鹓行见“鹭序鸳行”。明·郑须德《真傀儡》:“这须是野鸥席上,又不比鹭序鹓行。”
lù xù yuān xíng鹭序鸳行白鹭、鸳鸯群飞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元·高明《琵琶记·伯皆思家》:“悲伤,鹭序鸳行,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
nì ěr lì xíng逆耳利行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旧唐书·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xíng bīng bù zhèn行兵布阵行兵:出兵。带兵出征和布置战斗阵势。泛指军事指挥之术。亦作“行兵列阵”。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回:“有一将,名继业,人号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chàng xíng wú zǔ畅行无阻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阻。”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gǒu qiě xíng zhǐ苟且行止苟且:不正当的。指不正当的行为。
zì yì wàng xíng恣意妄行恣意:任意,随意;妄行: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汉书 杜周传》:“曲阳侯要前为三公辅政,知赵昭仪杀皇子,不辄白奏,反与赵氏比周,恣意妄行。”
yán fāng xíng jié言芳行洁谓言行高洁。清·方文《赠别周颖侯》诗:“言芳行洁师古人,白玉不肯污纤尘。”
yè sù xiǎo xíng夜宿晓行天黑就住下,天亮就赶路。形容长途赶路的辛苦。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4卷:“孙九领书,夜宿晓行,直至吴江延陵桥下。”
yè zhù xiǎo xíng夜住晓行天黑就住下,天亮就赶路。形容长途赶路的辛苦。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9卷:“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已到临安府接官亭。”
xíng zhě ràng lù行者让路行走的人相互让路。谓大家都谦逊有礼。《孔子家语·好生》:“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huì huò gōng xíng贿货公行同“贿赂公行”。《周书·晋荡公护传》:“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明党相扇,贿货公行。”
míng xíng zhì zhí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汉 扬雄《法言 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xiāng xū ér xíng相须而行须:需要,依存。互相依存而行动一致。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夫天之与帝,帝之与人,犹头之与足,相须而行也。”
jìng xíng zhí suí径行直遂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正视绳行谓言行正直。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fèng xíng gù shì奉行故事奉行:遵照办理;故事:老规矩、老章程。按照老规矩办事。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相明《易经》,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
gū xíng jǐ jiàn孤行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