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西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西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dōng piāo xī xǐ东飘西徙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飘西徙,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zhōng xī hé bì中西合璧璧:古代玉器。指兼有中国和外国优点的事物。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刘先生坐在左首。”
dōng xī nán shuò东西南朔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xī shān rì pò西山日迫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nán zhēng běi zhàn,dōng dàng xī shā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晋剧《打金枝》第二场:“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
dōng nuó xī jiè东挪西借指到处挪借款项。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
dōng chě xī lā东扯西拉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dōng chōng xī tū东冲西突谓四处冲锋突击。《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zhǐ dōng huá xī指东划西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
dōng líng xī sàn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pěng xīn xī zǐ捧心西子西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皱眉,仍然显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娇弱之态。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西子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
guān dōng chū xiàng,guān xī chū jiàng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
yí dōng jiù xī移东就西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唐 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xíng bù yóu xī zhōu lù行不由西州路行:走路;西州:城名,在今南京。指怀念故人,悲悼亡友。《晋书·谢安传》:“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东冲西撞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xī lín zé yán西邻责言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shuō dōng tán xī说东谈西见“说东道西”。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
dōng bēn xī pǎo东奔西跑指到处奔波。杨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没有中心地随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dōng zhāng xī qù东张西觑同“东张西望”。《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前面一个人摇摆将来,见张贡生带了一伙家人东张西觑,料他是个要嫖的勤儿没个帮的人,所以迟疑。”
dōng líng xī luò东零西落零散稀疏。形容衰败。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dōng qiān xī xǐ东迁西徙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dōng xiàng ér wàng,bù jiàn xī qiáng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吕氏春秋 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dōng fēng yā dǎo xī fēng东风压倒西风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清 曹雪琴《红楼梦》第82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dōng xún xī mì东寻西觅指到处张罗。《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dōng lín xī zhǎo东鳞西爪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dōng duǒ xī cáng东躲西藏指到处躲避藏匿。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dōng niǔ xī wāi东扭西歪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只因年深日久水分充足,也就东扭西歪枝桠交错地长了起来。”
dōng zǒu xī gù东走西顾比喻顾虑多。《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dōng cáng xī duǒ东藏西躲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dōng bēn xī cuàn东奔西窜同“东逃西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钱塘县派差去查过,果然那些狗东奔西窜,践踏田禾。”
dōng qiāo xī bī东敲西逼各处敲诈逼迫。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
dào xī shuō dōng道西说东谓乱加谈论。《敦煌变文集·茶酒论》:“阿你两个,何用匆匆?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
dōng suō xī wàng东睃西望同“东张西望”。《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程相公此时两只眼睛不够使的,正在东睃西望,又听得那为吆喝:‘吃酪罢!好干酪哇!’”
dōng zǒu xī zhuàng东走西撞同“东奔西撞”。《四游记·华光闹东岳庙》:“闻你不是好人,东走西撞,无事不为,今来我东岳庙则甚。”
dōng bēn xī zǒu东奔西走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dōng zhī xī wú东支西吾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dōng dǎo xī wāi东倒西歪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dōng guān xī wàng东观西望向四周张望,察看动静。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6卷:“张公也慌张了,东观西望,恐怕有人撞见。”
dōng zhēng xī yuàn东征西怨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dōng xī yì miàn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汉 贾谊《新书 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dōng pǎo xī bēn东跑西奔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4章:“逃难的老百姓在敌人的炮火下东跑西奔。”
dōng xǐ xī qiān东徙西迁同“东迁西徙”。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窜匿草莽,东徙西迁,屡濒于危。”
dōng chà xī wù东差西误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dōng chě xī zhuāi东扯西拽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dōng kuáng xī piàn东诳西骗诳:欺骗,迷惑。形容到处说谎欺骗。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应二哥,银子便与他,只不叫他打着我的旗儿,在外边东诳西骗。”
dōng nù xī yuàn东怒西怨比喻迁怒于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
dōng yóu xī guàng东游西逛同“东游西荡”。《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nán běi dōng xī南北东西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dài yuè xī xiāng待月西厢谓情人私相约会。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dōng zhāng xī zhāng东张西张同“东张西望”。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三人挤在一个舱角里,看他们的眼睛,偷偷地东张西张的神气。”
fú dōng dǎo xī扶东倒西扶:扶持,搀扶。比喻随他人的意志转移,自己没主见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1卷:“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不全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送佛送到西比喻做好事做到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tiān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dōng yāng xī gào东央西告谓到处恳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口里虽如此说,心中割舍不下,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只是夜里不进院门了。”
dōng pǎo xī diān东跑西颠比喻到处奔走。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劈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天。”
dōng liè xī yú东猎西渔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dōng niǔ xī niē东扭西捏扭捏作态,不爽快。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dōng shǎn xī duǒ东闪西躲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挺着朴刀,随后赶去,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
dōng yāng xī měi东央西浼谓到处恳求请托。《歧路灯》第八四回:“王象荩承主母之命,遵依程公条例,东央西浼,托产行寻售主。”
dōng bēn xī zhuàng东奔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dōng chuān xī zhuàng东穿西撞同“东奔西撞”。《隋唐演义》第二六回:“次日进城中访察……亦不晓得那张善士住在何处,东穿西撞,但闻街谈巷语,东一堆西一簇,说某家送了几千两,某家送了几百两。”
dōng pèng xī zhuàng东碰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xī shì cháo yī西市朝衣西市:北京菜市口刑场;朝衣:官员上朝的衣服。比喻忠臣被冤杀东汉·班固《汉书·爰盎晁错传》:“乃使中尉召错,给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xī xué dōng jiàn西学东渐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尚书·禹贡》:“东渐于海。”
dōng tóu xī cuàn东投西窜同“东奔西走”。
dōng wāi xī dǎo东歪西倒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西倒扶难起。”
dōng āi xī zhuàng东挨西撞同“东奔西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dōng bō xī liú东播西流谓流落四方。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扬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shēng dōng jī xī声东击西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dōng zhēng xī tǎo东征西讨指四处出战征伐。唐 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
guān xī chū jiàng,guān dōng chū xiàng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xī yáng xī xià夕阳西下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ōng liàng xī shé东量西折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东量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wén dōng wǔ xī文东武西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东一下西一下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dōng chōng xī jué东冲西决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清·江藩《汉学师承记·胡渭》:“近日治河,乃遏之使不得北,而南入于淮,以便运耳。南行非河之本性,东冲西决,率无宁岁。”
dōng duǒ xī pǎo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
dōng duǒ xī táo东躲西逃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xī chú dōng dàng西除东荡荡:荡平。到处征剿敌人。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俺也曾西除东荡,把功劳立下几桩桩。”
xī shān rì bó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xué guàn zhōng xī学贯中西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dōng dàng xī yóu东荡西游荡:放浪,游荡;游:行走。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焦赞不肯歇息,邀军校乘着月色,东荡西游。”
dōng tōu xī mō东偷西摸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dōng yǎn xī zhē东掩西遮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dōng fú xī dǎo东扶西倒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
dōng lái xī qù东来西去谓行人来来往往。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dōng piāo xī bó东飘西泊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名叫树德……向来东飘西泊,不知住处。”
dōng mò xī tú东抹西涂见“东涂西抹”。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dōng ái xī wèn东捱西问谓四处探问、打听。《平妖传》第十五回:“这些众人当一场生意,见神见鬼,东捱西问,那有消息。”
xī shān è fū西山饿夫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梁书·刘显传》:“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土黜士,名启施于后世。”
dōng bǔ xī còu东补西凑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dōng tù xī wū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dōng xi nán běi kè东西南北客指居处无定之人。参见“东西南北人”。
xī méi nán liǎn西眉南脸西眉:西施;南脸:南威。比喻女子容貌美丽。唐·李咸用《巫山高》诗:“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
dōng xi nán běi rén东西南北人指居处无定之人。《礼记 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
dōng xī nán běi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