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答庞参军

答庞参军

[魏晋]:陶渊明

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僵蓬庐。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靓怀人。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答庞参军”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庞君担任卫军将军的参军,从江陵奉命去京都,途经浔阳,作诗赠送我。

房屋虽然简陋,但有琴又有书。

边弹琴边咏唱,我心乃得欢娱。

岂无其他爱好,最是乐此幽居。

日出浇水园中,日入仰卧茅庐。

世俗金玉以为宝,我意鄙之不足珍。

若非志同道合者,如何相近得相亲?

我待寻觅知心友,恰遇意中所念人。

两相欢心甚融洽,屋宇相接为近邻。

君为我所思念者,乐修德操勤不止。

我今有美酒佳肴,与君同乐当及时。

知心话语互倾诉,言志抒情谱新诗。

一日不见如三秋,如何教我无忧思!

同游甚乐未尽兴,君行匆匆又离去。

送你来到大路上,举杯欲饮无欢意。

江陵故地心依恋,遥望西云深情寄。

斯人离我去远方,知心话语难再叙。

昔日你我相离别,当春黄莺始啼鸣。

今日你我喜相遇,雪珠雪花正飘零。

王公大人既有命,遣君出使赴上京。

谁人不想获安逸,王事繁多无安宁。

寒日惨淡暗无光,寒风肃肃刺骨凉。

君乘方舟伏轻波,驶向江中态安详。

远行之人当自勉,最终归处先思量。

值此良辰多谨慎,保重身体得安康。

注释

参军:古代官职名,是王、相或将军的军事幕僚。

卫军:当指谢晦,时任荆州刺史,督七州军事,号卫将军。

江陵: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使:奉命出行。上都:京都,中央政权所在地,当时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见赠:有诗赠给我。

衡门:横木为门,代指简陋的房屋。语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衡,同“横”。

载:且,于是。爰(yuán):乃。

好:爱好,喜尚。幽居:幽静的居处,指隐居。

灌园:在园中浇水种菜。《高士传》记楚王遣使聘陈仲子为相,仲子逃去,为人灌园。这里特指隐居的生活。偃(yǎn):仰卧,指休息。蓬庐:茅舍,简陋的房屋。

“人之”二句:是说别人以为宝贝的,我却看得很轻,不以为珍贵。《礼记·儒行》曰:“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同好:共同的爱好,这里指志同道合。意本《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云胡:如何。

靓(gòu):遇见。怀人:所思念的人,指庞参军。

孔:甚,很。洽:和谐。栋宇:房屋。惟:语助词。此二句有双关意:一是庞参军曾与诗人为邻居。陶渊明五言诗《答庞参军》诗序中有“自尔邻曲,冬春再交”语可证。二是以德为邻,即“不有同好,云胡以亲”之意。

伊:语助词。欣德:喜悦于德操。孜(zī)孜:努力不怠。

旨酒:美酒。

陈:陈述,指交谈。

“一日”二句:语本《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三年。如三秋,如同隔了三年那样长。陶诗此二句中间省略,意思是:一日不见,尚如三秋,何况我们这么久没见了,怎能让我不思念呢?

嘉游:美好的、令人愉快的游赏。斁(yì):满足,厌烦。誓:同“逝”,发语词。

尔:你。衔:含。衔觞:指饮酒。

依依:依恋的样子。旧楚:指江陵。江陵是古代楚国的国都郢,所以称江陵为“旧楚”。邈邈:遥远的样子。西云:西去的云。

之子:此人,指庞参军。之远:走向远方。曷:同“何”,怎么。

云:语助词。仓庚:黄莺。载:始。黄莺始鸣在春天,此处点明上次分别的季节。

霰(xiàn):小雪珠。

大藩:藩王,指谢晦。时谢晦封建平郡王。谢晦有檄京邑书云:“虽以不武,忝荷蕃任。”上京:同“上都”,京都。

宴安:逸乐。王事:指国家的事情。靡宁:没有停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难道谁还会忘记安逸享乐的生活,只是国家的事情无休无止,使你不得安宁。

惨惨:暗淡无光的样子。肃肃:疾速的样子。

翩:轻快前进的样子。方舟:两船相并。容裔:犹容与,形容船行舒闲的样子。

勖(xù):勉励。征人:远行之人,指庞参军。

敬:戒慎。躬�9A身体。

“答庞参军”鉴赏

赏析

此诗共分六章,章章相连,层层相生,气象声响,宛如《诗三百》。诗中既写出幽居之乐,交情之厚,又写出赠别之意。

首章写诗人幽居之乐。这里有似《归去来兮辞》中环境起居的描写:偃卧衡门之下,琴书相伴,无人事之劳,但有灌园劳碌之欢欣。之所以这样开头,是因为庞参军尽管身在官场,但十分仰慕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第二至三章由幽居转写与庞参军的交情。二人德相尚,酒共饮,作诗唱和,志趣相同,故能彼此亲近,“欢心孔洽,栋宇惟邻”。二人所居“惟邻”为其接近创设了便利条件,然若无相志趣,所居虽近而无益,故此“邻”恐所谓“与心为邻”。庞参军出使上都后仍要回到江陵供职,而诗人在三十七岁前后曾在江陵为官,对江陵感情很深,所以下章说“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第四章写离别之痛楚,此等痛楚不仅仅是“衔觞无欣”的惨淡之情,更是知心者远去,“良话曷闻”的揪心。

第五章道出此次离别的原委,是“王事靡宁”,庞参军依然不得已要从命而去。这章四句仿《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忧悲词句,以渲染离情别绪。

末章乃赠别之意,希望友人身处此世,敬始善终,“以保尔躬”,表现出对友人殷殷的勖勉之情。这章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刘宋中央政权君臣相残、危机四起的特点。因此诗篇结尾忠告友人“保躬”。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是年八月宋文帝改元为元嘉元年。当时陶渊明隐居在浔阳郡上京里(今江西省九江市郊),庞参军奉命从江陵(今属湖北)出使上都(今南京),途径浔阳,作诗赠与陶渊明,陶渊明以此诗作答。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的诗(114篇)

猜你喜欢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

元代顾德润

蛛丝满甑尘生釜,浩然气尚吞吴。并州每恨无亲故。三匝乌,千里驹,中原鹿。走遍长途,反下乔木。若立朝班,乘骢马,驾高车。常怀卞玉,敢引辛裾。羞归去,休进取,任揶揄。暗投珠,叹无鱼。十年窗下万言书。欲赋生来惊人语,必须苦下死工夫。


悲从弟仲德

魏晋陶渊明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昭君辞

南北朝沈约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沾妆如湛露,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过吴江有感

清代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陌上花·有怀

元代张翥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水龙吟·落花飞絮茫

清代文廷式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垦塞倍客,二十年、软红尘里。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清平乐·会昌

近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金缕曲·闻杜鹃

宋代刘辰翁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

明代夏完淳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心欸乃。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千载。


曲江对酒

唐代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