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释敬安的诗 > 题寒江钓雪图

题寒江钓雪图

[清代]:释敬安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题寒江钓雪图”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渔翁在板桥以东垂钓,纷飞的大雪堆积在蓑衣上,感觉格外严寒。

江面水已结冰不再流动,水面下的鱼儿藏在梅花的倒影中,好像在嚼着梅花玩儿。

注释

嚼:咀嚼。

“题寒江钓雪图”鉴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清光绪十年(1884),为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画意显然取自柳宗元《江雪》诗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释氏的题诗则与柳诗大异其趣。

起句开门见山,交待垂钓地点,“板桥”使人容易联想起温庭筠名句“人迹板桥霜”,已觉几分寒意。次句承“垂钓”写“蓑衣”,以“雪压”托出大雪纷飞景象,着意渲染寒冷气氛。第三句承“冷”字再递进一层,“水不流”说明“江寒”已达结冰地步,所咏垂钓为冰钓无疑。这三句均未正面写到钓者,而钓者冒雪垂钓的执着神态,却已从各个侧面烘托出来,气氛显然不像柳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孤寂压抑。结句“鱼嚼梅花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着此一笔,全诗皆活,于严寒中透出生机、冷峻中透出禅味,神韵顿出,妙趣横生。此句从查慎行《题王文选浣花溪钓图小照》诗中“忽动绿玻璃,游鱼嚼花影”点化而来,与前三句接隼无痕,使寒江、飞雪、蓑衣、游鱼、梅影等种种形象浑然一体,把“钓雪”的意境升华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境界,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释敬安简介

清代·释敬安的简介

释敬安

释敬安(1851-1912)近代爱国诗僧。俗名黄读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县雁坪乡银湖塘人。少以孤贫出家,致力诗文,得王闿运指授,才思日进,入“碧湘诗社”。曾于宁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灯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时湖南等地发生寺产纠纷,应众邀入京请愿,到京未达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颇有诗名,殁后杨度为刻《八指头陀诗文集》。

...〔► 释敬安的诗(1篇)

猜你喜欢

题寒江钓雪图

清代释敬安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钓雪亭

宋代姜夔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清代邓廷桢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

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粘雁字。

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咏雪奉呈广平公

宋代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咏雪

南北朝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暮雪

清代大须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蟾宫曲·雪

元代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村雪夜坐

唐代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落梅风·咏雪

元代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念奴娇·天丁震怒

金朝完颜亮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占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须一醉,看取碧空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