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造句


1.明朝士人党同伐异,互相斗争,无心国计民生,(造 句 网)终于导致国家走上衰亡之途。

2.一个开放的学术空间,应当容许不同的见解存在,而不能党同伐异,排斥不同学派。

3.党同伐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4.嗯,党同伐异,这个主意不错,不过西线高手云集,恐怕我们三线联合也不会有什么胜算啊。

5.此十人精通阿谀逢迎之道,恃皇宠而营私利,党同伐异,僭弄皇权,朝中大臣,无不恨之。

6.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只凭这两句,就比天宗的首领李林甫妒贤嫉能,党同伐异强多了。

7.看着张煌言远去,刘辉也是一摇头,虽然自己想同这位未来的抗清名臣亲近,可是总有层隔阂在,党同伐异、门户之见便是这吧!自己现在算是方国安一系的人。

8.但是却并非跟他们一样整日以党同伐异为己任,再加上福王之死东林党人嫌疑重重,让他心中已经生了厌恶。

9.东林党的小人,党同伐异,想谋算咱家,尽管放马过来,扯个**的大旗!

10.那些阴险的招数去对付自己的队友,在一件事情的意见上即使有很大的分歧的双方,在事外也会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会因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而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11.所谓党同伐异,是人就不会例外,只要你肯放下身架。

12.麒麟党同伐异,谋害同盟四不像、灵明石猴等,灵明石猴无奈之下运用秘法石化转世重生。

13.朕十分奇怪,为何大唐前期大家都同一条心为国,可是中期就为了各自而党同伐异呢?各位爱卿,谁能够给朕一个解答。

14.耐色瑞尔第二帝国和它的盟友强盛了几个世纪,便慢慢滑向了衰败,国家体制乱成了一团糨糊,政局陷入了无休止的党同伐异和相互拆台。

15.不可想象,一个任人惟亲、党同伐异的领导人,会制定充满人情味、人文关怀和开放性的政策来。

16.奸计频出,党同伐异,自此九天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九天。

17.他们欺上瞒下,党同伐异,迫害忠良,导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

18.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19.外戚专权,所以皇帝宠内侍宦官;宦官跋扈贪财,所以文臣士子鄙视;大臣们不擅于打理朝政,却会党同伐异,相互攀附争斗,又引用外戚势力和武装力量。

20.她不仅懂得如何讨和大人的喜欢,而且极善理财,帮着和大人打理着南北四方的生意,更懂得一些以柔克刚、党同伐异的手段。

21.这些党派,今日联手,明天反目,党同伐异,纵横捭阖。

22.如果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就不应该党同伐异,而要多方兼容并蓄。

23.异族入侵、农民起义、醉生梦死、党同伐异,炎黄子孙何去何从,待山人慢慢道来。

24.自泰昌元年东林党得势后,其党羽便遍布朝中,霸占内阁,盘踞要津,任人唯亲,党同伐异,势力之盛,中外侧目,民间有“东林天下”。

25.党同伐异和自我修养是很遗憾在日本很普遍。

26.明朝末年天启帝醉心木工,东林阉党党同伐异,地方天灾人祸流民将起,边关后金蒙古虎视眈眈,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27.明朝士人党同伐异,互相斗争,无心国计民生,终于导致国家走上衰亡之途。

28.从导致巴基斯坦党同伐异和暴力的错综复杂的因素中,至少可以找出四个主要原因。

29.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党同伐异。

30.正人君子应该讲求公理正义,不可党同伐异。

31.孽国建元101年,庙堂之高,奸佞当道,朝野上下,党同伐异,贪腐成风;地方上,军阀割据,混战连年,乃致于生灵涂炭,白骨露野。


※ "党同伐异"造句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