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苏暍醒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出处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基础信息
拼音gǎo sū ér xǐng
注音ㄍㄠˇ ㄙㄨ ㄦˊ ㄒ一ㄥˇ
繁体槀蘇暍醒
感情槁苏暍醒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槁苏暍醒的意思解释、槁苏暍醒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槁项黄馘 | 杭: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
槁木死灰 | 干枯的树木;冷却的灰烬。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槁:干枯。 |
形如槁木 | 槁:枯干。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 |
如梦初醒 |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
苏武牧羊 |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
鹿走苏台 | 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
心如槁木 | 犹心若死灰。 |
独清独醒 | 独自清白,独自觉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醒聩震聋 | 犹言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
形槁心灰 | 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
昏迷不醒 |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
一喷一醒 | 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 |
大梦初醒 |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
死灰槁木 | 比喻枯寂而没有生机。 |
发蒙振槁 | 发:揭开;蒙:蒙盖物;振:抖动。揭开蒙盖物,摇掉将落的枯叶。比喻轻而易举。 |
人事不醒 | 见“人事不省”。 |
苏海韩潮 |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死而复苏 | 复:又,再;苏:醒过来。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
如醉方醒 | 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指苏州、杭州比天堂还要美好。 |
如梦方醒 |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
韩海苏潮 |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灰心槁形 | 形容意志消沉,形体枯槁。 |
韩潮苏海 |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槁形灰心 |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
形容枯槁 |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
折槁振落 | 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执迷不醒 | 犹执迷不悟。 |